Jamie
Jamie

心理学,特殊儿童研究,融合教育;公共卫生,政治,性别研究爱好者

对西方社科理论在汉语社区传播的反思随笔

“语言”和“批判性思维”,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工具系列。

17项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性别平等”独立于“减少不平等”

在汉语的话语体系下,发挥主动性去建构汉语母语者的叙事体系,比翻译引进西方社会科学的经典理论更重要和紧急。这场探索不只是华人社会科学家的使命,也是所有汉语母语者的责任,我们不断独立创造高质量的汉语叙事体系。

社会科学家建构叙事框架——汉语使用者选择自己喜爱的叙事模型,汉语使用者源源不断创造日常生活中新语料——社会科学家

以歧视/女权/社会学领域的social invisibility理论为例,我们应当如何翻译invisibility,才能高效的向公众传递出沟通目标——呈现弱势群体的处境。

我们应当把visibility翻译成“隐形”“不可见”吗,那么社会学考研真题里也许会出现下面的一道基础题:

女权主义研究的Social invisibility理论是指:

A 社会隐形 B. 社会不可见 C. 社会被边缘化 D. 社会忽视

在年轻的社会科学家培养上,学界是否能允许年轻人去探索我们自己而不是记住别人的的故事,我们不需要停留在搬运和翻译和分开推送上。

一些社会科学理论,在名词解释上跟欧美社会的历史事件高度相关(金丝雀理论),也有一些来自英语思维中的隐喻,“天花板效应”。它们是精彩的,但是背后所需要的认知门槛对中国人来说是不必要的。

期待我们放弃使用“俄狄浦斯情结”,用“哪吒情结”来表达我们对粗暴父亲的反抗,对冷漠兄长的不满。

期待我们放下德国心理学家十九世纪出版的早期研究《乌合之众》,把《鲁迅全集》与《社会心理学》联结在一些章节里。

在这次疫情背景下,女性医护的工作挑战被放在了聚光灯下。很多人想让公众更了解身为中国女性的故事。面对或多或少误解或不解女性的男士,也许存在比使用“隐形”或“不可见”更合适的传播话语。

对比中国神话体系与DC漫威超级英雄宇宙,中国神仙和超级英雄的超能力差异。

“隐形”对东亚男性来说是心仪的体验,他们对“女性不被看见”的表述没有共情,甚至有些羡慕。西方超级英雄不是这样的,“坐骑私人大厦大块头”,不被看见确实对女性不公平。

在有的社区里,“不准女性站C位”“不准女性上新闻”也许才是有效的传播。中国人的集体潜意识里,对“隐形和不可见”有着历史崇拜。

在为人类福祉而研究的事业上,社会科学家的责任不比自然科学家少。我们需要更独立,更原创和更丰富的汉语叙事体系为华人以及汉语使用者服务。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