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的沉思
笛卡尔的沉思

未曾写下的,都终将被遗忘。

脆弱的“社会”

原创 伯罗奔尼撒 1号档案馆 5天前


From Pixabay


最近,我一直在关注国内洪水的情况。墙内墙外的相关新闻报道,所呈现的画面,可谓是冰火两重天。这原本没有什么可说的,毕竟一直以来都是如此:官媒喜欢正能量叙事,墙外许多媒体则往往倾向于夸大其词。

 

抛开以上争论不谈,国内各地,尤其是农村地区在应对今年这场大洪水时,都暴露出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当地的“社会”是极其脆弱的。


有人可能会不太理解,国内各地现在在应对洪水上不是做得还算好吗?怎么又说当地的“社会”是极其脆弱的?

 

的确,从新闻上(至少从主流官媒的新闻报道上)我们不难看出,地方政府在组织抗洪上是有一定成效的,军队也有出动部分军人参加了抗洪。但这和我所说的“社会”并非一回事。我们最多只能说,当地的政府比较强势,有一定的组织力。

 

我记得在《重新发现社会》一书中,作者熊培云对国家、个体与社会做了区分。所谓的社会,是介于国家与个体之间的存在。比如说一些非政府,亦非企业性质的社会团体,就是社会的一种具体表现。

 

通过看CCTV的相关新闻,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地方抗洪的主力,只是政府和军队。民众所呈现的形象,则更多是等待救援的对象。即使我们将官媒宣传的成分予以去除,也仍然会发现各地民间社会,在自行组织抗洪方面,不管是在人力还是组织力上,也依旧是有所欠缺的。

 

比如说,在某些地方,甚至还出现了要求在外地工作的本地人返乡抗洪的事情。前不久,江西省九江市江洲镇就于网上发布《江洲告游子书:返乡抗洪保护家园》,其中提及:“目前全镇在家常住人口仅有7000余人,且多为留守老人和妇女,实际可用劳动力不足1000人”。

 

当然,我们无法否认,在中国的历史上,大洪水一直都是需要中央政府集中力量加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近数十年的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农村地区已经“空心化”了。有文化没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都纷纷流向大中型城市。农村的“社会”生态,早已脆弱得难以应对哪怕一场较为严重的灾害。

 

有人可能会说,农村如今的所谓“空心化”,只是城市化过程中一个必然会出现的现象,并非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但事实是否真如此呢?我想,那些待在农村里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可不一定会认为当前的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而我们,可能也需要对国内当前农村地区社会的脆弱一面,花些许时间反思一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