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y
Andy

手民

編程自學指南番外:如果媒體業像科技業一樣……

採訪錄音、數據、相片素材等原始編採材料,以及文稿從第一稿到最後一稿,經常全部公開。不僅供同行和讀者檢查,還允許任何人自由組合使用,組成新的報道分析。

原始材料不公開,就是原罪。報道寫得多好,都有人質疑可信度。還有原教旨主義者表示,如果一篇報道不附上原始材料,那就乾脆不讀。

整天有新聞人寫「採訪從零到一」「編輯自學指南」之類的分享,放在網上,甚至組織免費線下教學課程,吸引各種人入行,搶自己飯碗。

媒體公司有指標,記者要定期寫新聞技巧分享,敦促能力提高,亦確保公司對人才的吸引力。

各大媒體都有自己的定期編採技巧分享會,歡迎任何人參加。還有很多獨立的線下活動社區,「數據新聞星期六」「新聞攝影研究會」之類的。

紐約時報與衛報結盟研發報道校錯系統,對抗華盛頓郵報和華爾街日報的校錯系統。當然兩套系統都是免費的,還有專人向全球各地的記者編輯推廣。

有個網站專門直播記者寫稿。

每過兩三年,編採方法就更新一輪,只會用舊方法的記者編輯面臨失業。

記者二十來歲就開始問,「三十歲記者要不要轉型編輯?」,「採訪能不能做到四十歲?」之類的問題(咦?)。

……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