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ceLai
AliceLai

一位現職音樂老師, 目前專攻教育神經科學、心理學。 不同於「藝術治療」,educational neuroscience的重點不在治療而是「教育」。現今的社會充滿著各式各樣的算命方法,但命算準了又如何?能否改變才是關鍵。在具實驗根據的課程設計下,只要能夠長期堅持,音樂教育便能透過刺激大腦及心理特質的改變,進而影響孩子的一生。

如何改善孩子的各項學習成效 — 從學琴開始著手

身為父母,免不了為了孩子的學習成效擔憂,尤其當看到孩子學習的表現不上不下,甚至快跟不上學校進度時,便會想開始張羅著送孩子去補習、請家教、問誰是名師、哪裡出來的學生成績亮眼...。但大家有沒有想過,孩子的問題也許不是出在因為資質不夠、理解能力不足這些可以以量來彌補的部分,而是由其它因素所造成的呢?而若是真的有這些困難,又為何要透過音樂教育來幫助他呢?

專注力不足

專注力可以說是無論哪個年齡層的人,在學習新事物時的必備條件,無法長時間維持注意力在一件事情上的小朋友會在許多學習面向都出現困難。國小的每一堂課都是40分鐘,到了國、高中甚至會延長到50分鐘。若孩子在剛過10分鐘時就忍不住想到剛剛下課時和同學玩的遊戲,或是突然想到昨晚看的卡通迫切的想和朋友分享,那課堂中就會有好幾段內容無法被完整的吸收。更甚者,在考試、表演、競賽等等較正式的場合中,也會因為無法在指定的時間內完全集中注意力,而影響最後的表現。

專注力不只影響孩子的學習,一些生活的其他面向也和專注力息息相關。 專注力不足的小朋友,在情緒控制、睡眠,又或手腳協調上都可能較遜色(陳凱怡醫生),而這些都可能影響到小朋友的人際相處,尤其是情緒控制的部分,能不能用心地傾聽他人說話,能不能靜下心來思考組織自己要表達的想法,都和社交技巧有間接的關聯。

身為父母,免不了為了孩子的學習成效擔憂,尤其當看到孩子學習的表現不上不下,甚至快跟不上學校進度時,便會想開始張羅著送孩子去補習、請家教、問誰是名師、哪裡出來的學生成績亮眼...。但大家有沒有想過,孩子的問題也許不是出在因為資質不夠、理解能力不足這些可以以量來彌補的部分,而是由其它因素所造成的呢?而若是真的有這些困難,又為何要透過音樂教育來幫助他呢?

造成孩子專注力不足的原因有很多,這裡列出一些較常見的原因。

  1. 新刺激不具挑戰性:首先恭喜爸媽,您的孩子是個反應快速、學習能力強的小朋友。但是若孩子資質超過平均值,但卻沒有給予相應的學習刺激,那很容易讓孩子養成作甚麼事都不必太認真,也可以有好成績的錯覺。往後在做更進階的學習時,便會因不習慣全神貫注地去接收資訊或思考,而遭遇突然的挫折。
  2. 無法跟上學習進度:和上一點內容恰恰相反,也許是孩子先備知識不足、反應沒有那麼快,而導致教師的授課內容(或其他時候的學習刺激)超過孩子能夠理解的範疇。這樣的情況也會讓小朋友無法集中精神,專注力渙散。
  3. 沒有靜下來的習慣:小朋友好動、愛玩都是正常的,因為這是人的本性,但是一些較靜態需要動腦思考的活動,例如:閱讀、算數、桌遊等等,是需要慢慢培養出來的。而這個讓自己「靜下來思考」的能力,其實就是一種專注力的訓練。若孩子無時無刻都動來動去靜不下來,無法將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那一定會影響其學習事物時的成效。

要注意的是,若孩子有上述三者之一的情況,並不表示他「有問題」,而是代表他需要外界(也就是師長們)的介入協助了!因此,在被老師反映孩子有專注力不足的問題時,別急著責備孩子為何不能好好上課,大多時候都不是他們「故意」為之的,先了解為甚麼他會無法專注,再來想辦法解決,對他往後一路的成長與學習都會很有幫助。

學習動機低落

孩子學習動機的缺乏也是一項令許多家長和老師困擾的問題,在現在這個世代的學生身上也更常出現這個現象。孩子並非沒有能力,但是只要一被迫停下玩樂,開始任何和學習相關的活動,便會出現如下圖貓咪一般的眼神死,且這樣的興致缺缺通常是不分領域的,甚至可能有的孩子明明原先好好的,卻突然在某個年齡開始出現這樣的情況。

以下我們從「逃避失敗」以及「自我價值感低落」兩個面向來說明這個情形。

  1. 自我價值感低落:自我價值可以說是一個人對於自己的評價,在孩童時期因為對自己的認識還不是很成熟,常會以外顯的成就、或是師長等他人的評斷來建立自我價值,可想而知,常受到讚美的小朋友相較常受批評責備的孩子來看,其自我價值通常會比較高。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學習會漸漸地加深、加廣,需要花費的精力和時間越來越多,而習慣不需要付出太多便能夠有進步(就像學會走路、學會說話,可以說是一種人的本能)的孩子,突然遭遇到「只要不努力就無法有好的表現」的挫折,他便會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的能力不好?」,並且在看到其他人的成功表現時更加深這一點認知,卻忽略了對方背後的付出和努力。
  2. 逃避失敗:在 Covington的自我價值理論 (Covington & Beery, 1976; Covington, 1984)中提到,在社會上(尤其是在學校)大家習慣以「能力」和「表現」來定位一個人。因為「失敗的挫折感」對於多數孩子來說,都是一個相當大的打擊,孩子在遭受表現不佳的挫折時,便會自動地衍生出一套防衛機制來保護自己。下圖是Covington的自我價值理論模型,其中灰色的箭頭是孩子在看待他人的成就時常常會忽略的面向。從這個模型來看,若孩子的學習表現不佳,但又要說服自己「我的能力沒有比別人差」,那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放棄努力,然後在看到結果時潛意識裡帥氣地告訴自己:「那是因為我不想,不是我不行。」
如何靠學琴打破僵局?

以上種種令師長們傷透腦筋的情況,我也常常在教學現場碰到。以下來說說我是如何透過音樂教育來改善孩子的這些情況的。

1.呼叫所有的腦細胞火力全開上線啦!專治專注力不足的樂器演奏訓練。

學生A是一個非常活潑的孩子,平常和他玩鬧非常歡樂,但只要一上課就會讓我的怒氣值持續飆升,每次都要在瀕臨爆炸時拼命壓抑著要把他趕出教室的衝動。她在換給我教之前,連續2、3年的進度相當緩慢,除了前一任老師的指導方式不合適之外,另一項大問題就是他很難集中注意力讓自己靜下來(上課中會在教室裡跑來跑去、拉琴時常常神遊不知道自己拉到哪裡、即便練習多次依然無法將一首只有3行的曲子從頭拉到尾不失誤)。

我在《 學音樂的理由?— 是時候改變讓孩子學小提琴的目的了!(2) 》一文中有提到,拉琴是一樣需要高度專注力的活動。有些人天生就能適應,但是有些小朋友,如學生A,便需要藉由這項活動來訓練及培養他的專注力。

專注力的培養是無法一蹴而就的,不是我命令學生要專心,他就真能馬上全神貫注的拉琴。因此,最初我先從在她能力範圍以下的任務開始著手。我找了許多簡單的曲子,讓她不會有太大的練習壓力,但是,每一首都需要在練成時錄一次完整且不失誤的演奏,才能算過關。孩子在幾次的失敗過後,慢慢地開始能夠集中精神,避免掉許多不必要的錯。接下來便進入了第二關。

在他可以達成完整演奏一首小曲目後,我開始讓她挑戰Sevcik的手指練習。為甚麼說是挑戰呢?簡單來說,這個練習就是需要非常靈活且快速的用左手按照譜上的順序按弦(4音一組但是有些組合相當不符合人體工學),除此之外,右手要以相當平均且相對緩慢的速度在一弓之內拉4組音符!這樣聽起來好像沒有甚麼,但是對孩子來說大概就有如左手畫方右手畫圓,且左手要以4倍速進行!可想而知,她一開始自然相當崩潰且排斥,我就在課堂中運用了各種辦法,讓她先專注於左手,熟練後她自己會要求兩隻手一起。到後來,只要開始這個練習,她就會自己閉上眼睛,很專注地要完成這個挑戰,於是我就再往下進入下一個環節。

前面提到要孩子專注進行的活動,都還是肢體上的,但是演奏樂器最重要的了動作外,還有聽力的訓練,尤其是音準這種東西,可以說是對所有弦樂同學來說,最基本但又會困擾大家大半輩子的課題。初學弦樂器的大家,想必都對指板(按弦的地方)上的貼紙們不陌生,因為不像吉他有琴格,提琴家族們手指該按哪完全沒有依據,因此在一開始,老師都會貼標籤貼紙讓學生可以習慣每個音的位置。但是久了,就會養成孩子依賴視覺拉琴而忽略聽覺的習慣,因此在這個環節中我殘忍的撕掉了幾乎所有的標籤(哇哈哈),並嚴格要求每一首曲子的音準。孩子被迫除了顧好視譜、拍子、運弓外,還要仔細地聽自己拉出來的音對不對!

最後,我開始訓練孩子背譜,每一首約4~6行的樂曲在熟練後都要能夠背譜演奏才算過關。為何要大費周章的背譜呢?很多老師只有在學生要上台比賽、演出、考試時才會要求學生開始背譜,但其實平常記憶的訓練也非常重要。這個習慣可以讓孩子在真正要背譜上台時感到更自在(上台本身就夠緊張了!),平常在背譜演奏時,因為不需要視覺看譜,孩子就可以將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演奏上。此外,在要將譜背起來的過程中,需要先分析曲子的結構,並高度專注的演奏一次又一次,才有可能做到(尤其在曲目越來越長的情況下)。

現在,學生A一堂課的時間已經從1小時延時至1.5小時,課堂間雖然還是不改她活潑的個性,只要一停下來就會嘰哩呱啦起來,但是只要一開始拉琴或是在我們要完成一項任務時(例如背譜),她已經有辦法專注在自己的演奏上了!

2.遇到困境時,想想每次克服困難後的成就感!

學生B和是一個雖然也很活潑,但是很在意「老師」說的話的孩子。因此在課堂間我幾乎不需要煩惱「如何讓學生專心聽我說話」、「如何讓學生乖乖拉琴」等等問題。 但是在開始上了幾堂課不久,我就發現她非常害怕挑戰。

學生B的前一個老師視個要求相當嚴格,且有點情緒化的老師。學生B在已經過了超過一年的現在,依然會偶爾想起上一個老師在她遇到困難時的大吼,據孩子所述,老師會在她連續在同一個地方拉錯超過兩次時,吼出「你怎麼連這個都不會?」「這麼簡單還錯!你真的很笨欸!」這樣的話。雖然這些敘述是從孩子的口中所描述的,並非我親耳聽到,但是無論如何,就是讓孩子有了這樣的陰影直到現在。

因為孩子潛意識裡非常害怕自己的能力被否定,因此在我們的前幾堂課,只要在拉稍具挑戰性的曲子時,她便會和我說「這個太難了」、「老師我們能不能換一首」,並且在每周練琴時故意跳過不練。在我們互相來回抗爭了幾次之後,我開始為她量身擬定了一套做方針。

孩子一開始陷入了對自己的能力非常懷疑的情緒裡,於是,我便先從挑戰等級1的曲子開始著手。派作業的當下,果不其然的又聽到學生抱怨太難了的聲音,還有我做不到、我不會的喃喃自語。我先安撫她的情緒後,慢慢帶她從最容易上手的部分開始,讓她在重複了幾次後認知到「咦?原來我好像也可以做到!」的事實。接下來具挑戰性的重點部分來了!有了前面幾個片段的信心建立後,她比較能夠放膽去嘗試幾個不平易近人的段落,而我所扮演的角色是在她每一次出錯開始懷疑自己時,在一旁清楚地和她說她進步的地方,一次又一次陪她再爬起來,重複到終於成功打敗對手(也就是孩子自己內心的恐懼),順利的突破瓶頸。

拉琴是一個永遠都有下一個挑戰的無限迴圈,就好像我們的人生一樣,一邊遇到挫折,一邊鼓起勇氣迎向它,並在戰勝的那一刻享受追求卓越的成就感(就像下圖終於爬到山頂望見日出的心情)。我讓孩子從學琴的過程中習慣不斷遇到瓶頸,也讓孩子建立自己面對困境的勇氣。到現在,她已經從不斷質疑自己的退縮小女孩,變為能夠克服內心恐懼,成功辦了一場小小的獨奏會,並計畫再今年再次挑戰自己的大女孩了!

3.害怕失敗?沒有失敗個幾十幾百次怎麼贏來成功!

我習慣在孩子完成每一首曲目時都讓爸媽錄下來,作為一個紀錄,同時也讓家長和學生自己看見自己的成長。但是在剛帶到學生C時,差點因為這個習慣讓她在課堂上崩潰。

她是在兩年前換到我門下的學生,她很愛拉琴,但是不曉得是不是因為前一個老師的緣故,她非常害怕出錯。這個恐懼嚴重到只要在錄影時出現一點點小失誤,便會嚴厲的要求媽媽把影片刪掉,而若是連續失誤兩三次,她便會開始對自己生氣、對媽媽生氣、甚至對琴生氣。

這是我第一次遇到比我求學時期還要愛「對自己」生氣的孩子(想當初在學琴時,也是動輒拍鋼琴、在琴房大吼大叫…還好我沒有失去理智到摔小提琴QQ)。我先和媽媽說這表示孩子想要表現好,這是值得高興的事情,只是我們需要想辦法幫助她解決如何面對「出現失誤所產生的不愉快感受」。

前面有提到Covington的自我價值理論,孩子害怕失敗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她認為不好的表現=能力不足。雖然很多孩子口頭上都會習慣說「我就是很爛」、「我就是做不到」,但其實多數小朋友這樣說只是在自我跛足,也就是預先為自己的可能的表現不好尋找藉口。所以我們的第一個教學重點便是讓孩子能夠把「失誤」和「能力」中間的等號擦掉。

為甚麼常常會在錄影的時候出現錯誤呢?我們發現孩子在上課時是可以做到不出現失誤的,所以要找出錄影和平常上課有哪裡不一樣。我慢慢引導孩子發現自己錄影時會緊張(因為只有一次機會、有除了我和她以外的其他人、如果出錯會被記錄下來…),而這個緊張的程度會和自己本身的信心和把握有關係,且準備的越周全,在緊張的狀況下出錯的機率就越低。於是,在每一次她急著叫爸媽來錄影前,我都會逼迫她再演練實際錄影三次,滿意了才能正式開拍。這真的有用!在她的認知中「失誤」和「能力」中間的等號已經慢慢消失,而「努力」和「表現好」之間的關聯逐漸加深。

在處理完這個課題以後,更重要的是要來解決她對於「失敗」的排斥。要想在一生中完全不碰到失敗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而和學生B不同的是,她要克服的不是面對失敗的勇氣,而是去接納偶爾總會出錯的自己

在我們成功消除「失誤」和「能力」中間的等號後,她對於錯誤的排斥已經明顯降低,但仍會常常在拉到一半卡住時開始生氣。首先,我開始旁敲側擊地從她的個性以及想法去了解為何她厭惡出錯,赫然發現原來是因為她習慣於擔任保護者的角色(在家是大姊、在學校是女生群體的Leader),而失誤對她來說是一個會影響她定位的一個威脅。針對這一部分,我慢慢引導她去換位思考,利用「若她的同學在台上出錯她會不會笑她?」「如果一個你覺得很厲害的人(目前是陳銳XD)在演奏時失誤了,你會覺得他很爛嗎?」等等問題,讓她了解這些擔心是多餘的。

接著,我開始帶著她去體驗挫折,每一首曲子幾乎都會有卡住的地方,而正是這些讓她感到不悅的部分,造就了她的進步。我帶著她一次一次的從各種挫折中學習,讓她自己發覺原來「失敗的挫折感」=「進步的契機」。

現在她在自己出現錯誤、遇到困難難以繼續往下演奏的時候,已經鮮少會出現如開頭所描述的崩潰行徑,在這段時間,她也成功三度站上舞台演出,並且大幅提升自信心,不再強硬的抗拒上台,也樂於在大家面前表現。

總結

上述三個例子都是在教學了超過2年後的改變,而從拉琴的面向擴及到其他的學習想必又得花一段時間,但是治療所造成的改變都不會是瞬間的了,何況是教育呢!細水長流的潛移默化,才會是改變孩子一生的影響。所以爸媽們在遇到類似困擾時,小心不要將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因為他們也不是故意為之。找到方法後慢慢來,發現超過自己的能力範圍便尋找外力支援,不要急著馬上要小朋友變成你心目中好小孩的樣子,但是要記得永遠對自己的孩子有信心:根據 1968年由哈佛大學心理學的兩位教授發表的研究結果,當孩子在被師長賦予高期望以後,他們會傾向有更好的學習表現,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畢馬龍效應( Pygmalion Effect)。

因此無論是在哪一方面的學習(生活、情緒、技能、學科),都要相信孩子可以做到,給他們一個足夠有安全感的環境,讓他們好好發揮自己的潛力,你一定會被他們的表現所驚艷。

參考資料

陳凱怡醫生:如何判別小朋友專注力不足

Ibrahim Al-Harthy: Contemporary Motivation Learning Theories

自我價值的自處:不受他人評價影響的穩定性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