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齡蠶的繭居生活
大齡蠶的繭居生活

你可以稱呼我為阿蠶。Liker.social : @A_Tsan 平時拙嘴笨舌,不喜歡用嘴說話, 但生而為人,總是在生活上有點苦、有點樂、有點悶、有點體悟, 偶爾也想分享龜在蠶繭裡的生活觀察,和大夥兒交流,感受點人氣。 希望能夠讓相似經歷的人感覺到被理解 :)

不是我的第一名

在這個比較至上的社會,成為排行榜上的第一名對於某些人而言有莫大的吸引力,仿佛不力爭上游便會被拋棄在時代的洪流當中。然而,若以愛之名,將這樣的想法灌輸在下一代身上,真的是好的做法嗎?

在這個比較至上的社會,成為排行榜上的第一名對於某些人而言有莫大的吸引力,仿佛不力爭上游便會被拋棄在時代的洪流當中。然而,若以愛之名,將這樣的想法灌輸在下一代身上,真的是好的做法嗎?


「嗚哇啊啊啊~~~」鄰居妹妹看到我的第一眼,淚水就跟水庫洩洪一般,止都止不住。

「你願意告訴我,發生什麼事了嗎?」

「嗚~我一點都不想要第一名,嗚嗚~~我只要我的頭髮,嗚嗚嗚~~~這樣好醜……」

帶著十萬個為什麼,我小心地捧起她的臉,仔細看了一遍。一點都不醜呀,除了髮型有點…呃……復古? 這不是日治時期的女學生髮型嗎!

被這幕嚇到的我,慌亂地四處張望,想說她是摔傷了? 身體不舒服? 還是被欺負了? 只好先嘗試安撫情緒。

原來,小妹妹剛升上5年級,家長望女成鳳,希望她能夠好好準備國中資優班的考試,最好大考小考次次都第一名,至少能在班上佔有絕對優勢,並且認為整理頭髮會壓縮到讀書時間,便直接帶她去剪掉一頭長髮,也不問人家願不願意,只說這是為了她好。

只是,這個年紀也快到青春期了,正是小女生愛漂亮的時候,還被剪了祖母年代的過時短髮,怎樣都很難開心吧……不曉得同學看到會有什麼反應,同儕的眼光在這時期對小孩影響極大。

後來,偶爾巧遇鄰居媽媽,都可以聽到她說:「我女兒考到了XX學校,那學校不好進的。」、「對阿,她這次又是第一名。」、「也沒什麼教孩子的方法,就是讓她多念書。」、「我家小孩目標都是放在第一志願。」、「這次XX競賽,她又是最高分。」諸如此類的話,不清楚那究竟是孩子還是父母想要的「第一」。

鄰居妹妹則越來越內向,而且總是低著頭,讓長長的劉海遮住視線,雖然我們單獨遇到時還是會聊聊近況,她會用細小到像蚊子的聲音訴說:「我的頭髮又被剪掉了」、「沒有100分的考卷都被丟到垃圾桶」、「漂亮衣服都被撕爛了」、「房間裡除了書本和文具,什麼也沒留下。」、「昨天又被甩巴掌,他們說這些是為了我好。」每次聽完總是滿滿心疼,奈何她的行動總是被管控,無法在當下給予太多陪伴,總覺得她應該活得很辛苦。

社會的壓力是否會讓我們逐漸忘記帶孩子來到這個世上的初衷 (Photo by PublicDomainPictures)

「我一點都不想要第一名。」這句話深深印在我的腦中,每次想到都覺得十分揪心。想不透為何,成年人要將來自社會的焦慮感加諸在孩子身上。究竟是為了下一代好,抑或是希望有人可以替你爭一口氣?


就這樣過了幾年,某天聽鄰居媽媽說妹妹逃家了,對方邊哭邊說八成是壞朋友騙走她,準備去派出所報案,也請我們幫忙多注意路上是否出現與她相似的人影。

我不曉得他的家人是否知曉她離去的真正原因,朋友的慫恿或許是種拉力,但是家裡的管教方式也可能在無形中形成強大推力,或是她有自己真正的追求,才會導致以這樣的方式離開家。

換個方式想,都20歲了,於民法上已經成年,去哪裡做什麼事,不必與任何人報備;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希望妹妹在她嚮往的天地中好好闖蕩,真正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以愛之名,到底是愛孩子? 還是愛自己的面子?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