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GOH
AGGOH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專欄作者、馬來西亞東方日報專欄作者、中哲博士生、佛家哲學專業、儒家哲學專業 https://button.like.co/hygoh95565

言論自由促進公共討論

中國律師陳秋實說:「如果讓信息跑得比病毒更快,那我們就一定能打贏這場仗。」武漢李文亮醫生基於自己的職業操守和良知,預警武漢的新冠肺炎疫情,竟遭武漢警方違法調查與「訓誡」,後在救治肺炎病人的崗位上染上病毒並不幸離世。新冠病毒的兇猛擴散,是扼殺言論自由導致的「人禍」,對人民知情權的剝奪嚴重威脅所有人類的生命安全,刻意壓制言論自由,壓制疫情真相,這使人民無法從眾多信息流中分辦真偽,令人民更容易誤信錯誤信息,只會造成更大的災難。

這是人手一機的時代,資訊的傳播速度和分享的機率很快,社交媒體充斥著破壞公共討論的巨大力量,它包含大量簡化和情緒化的思想言論、錯誤與未經證實的消息、敵我分明的態度;加上迴聲室效應,以及鼓勵嘩眾取寵、言論偏激的演算法邏輯,以上問題變得極為惡劣嚴重。

立場兩極分化、激烈情緒主導、認知偏差鋪天蓋地,已經變成社交媒體的常態;但是,我們都不可能再倒退回去放棄使用社交媒體。社交媒體已經擁有上億萬用戶,這代表著上億萬的民意,絕對能影響現實社會各種重大事件。

對於言論自由我們總不自覺會跌進這樣一種迷思裏,多元思想的展現是一種混亂,甚或上綱上綫到是社會秩序的失守及道德倫理日益敗壞的現象。網絡上的隨意謾駡比討論多,媒體生產很多沒意義的內容,這些情況大家都知道,也都認為應該解決,但把它歸因於「太多言論自由」的同時,也暗示了解決方案是「縮限言論自由」。

我們可以換另一個角度思考,言論內容貧乏、溝通不順常有衝突,為什麼解決方案不是加強思辨溝通教育呢?所謂「公共討論」,怎麼就一定是亂糟糟的呢?

公共討論的議題主要可以分成兩部分:一是關於事實的認知,二是關於價值的判斷。有關於事實認知的分歧,我們一般都可以通過提供證據和資訊交流來找出事實的真相,較容易消解分歧。但相對來說,價值判斷則往往難以通過單純的事實證據和資訊交流來消解其中分歧。

 一般哲學家都信奉公共討論的重要,認為要建立完善的民主社會,人民必須多點溝通和交流;在各種思想論辯的激盪交疊之中,將能去蕪存菁,留下經得起考驗的思想結論。什麼是有意義的言論呢?有意義的言論能積累真知,導向共識,幫助判斷,促進行動。在輿論場的喧囂中,任何探討重要公共議題的內容都是有意義的,更不必說從言論邁向行動,再從實際行動的各種作爲中去推動社會的轉變和改進。

彌爾(John Stuart Mill)這位十九世紀的哲學家,他在《論自由》(On Liberty)一書中提到,思想和言論自由作為人類幸福其中一個重要的部分,應該盡可能採取開放的態度。讓社會去爭論,讓輿論去辯駁,真理往往就躲藏在這些正反言論的衝突裡,藉由此舉,人類社會才能更加進步。

我們應當認真檢查自己在社交媒體上轉發分享的文章,人們往往只注意到聳人聽聞的標題,而對文章內容毫不留意。對於所讀到和聽到的事物,我們不能貿然相信。如果有些事情聽起來特別或者像編造痕跡的事物,那很有可能它們本來就是。

無論你的立場是左派,右派,民族主義者,世界主義者或者吃瓜群眾,言談是自我的彰顯,也是一切觀念成立的前提。不能被反駁的真理,就沒有真實性;不能激發行動的抗議,就僅僅是空談。

此篇是已發表專欄文:
https://www.sinchew.com.my/content/content_222046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