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滕巴赫
特拉滕巴赫

古典學人。現居聖菲。

年末清單|2021年度書籍

I. 西蒙娜薇依 《負重與神恩》

薇依關於缺席(absence),痛苦(affliction),和美(beauty)的幾個段落是可以救人性命的。 她將信仰刪至最簡,在某些時刻看來近乎無神論(薇依說,物理法則(gravity)是神的面紗),從而在最黑暗最絕望之地得到光明。許是因為有個天才數學家哥哥,薇依很早意識到了追求智識的侷限(炫耀智識的人就像是炫耀自己造了大一點的牢籠。)她的文章和為人一樣,毫無空中樓閣的理論(此處很想影射黑格爾),盡是學起來就可以致用的實用法則。

II. 托爾斯泰 《戰爭與和平》

一本令人目不暇接的小說。我讀完最大的感概是:到底讀什麼專業可以寫出像他一樣的百科全書式的作品?有生以來第一次在同一本書裡見到這麼多各式各樣的人,每人都有自己鮮活的個性和動機。我們談論戰爭,我們談論偉人。書中的戰爭真的如歷史所總結,是拿破崙和沙皇之間的事嗎?請人磨刀的比嘉,躺倒看天的安德烈,逃婚的娜塔莎,救小孩子的皮埃爾,農民柏拉圖,我們到底應怎樣紀錄我們身邊的眾人?

III. 黑格爾《精神現象學》

黑格爾真是陰魂不散,寫的顛三倒四的,經常先自顧自地用一個概念,過好幾頁才定義之前說的概念是什麼;然後等他終於把一個概念釐清,就又會說啊這個概念實際上是不全面的,有很多不足,所以我們接下來不繼續使用它了。???到底什麼時候才能讀到你的結論啦。也許是因為他在書中認為,所有觀點都要通過一種對話式的反覆推翻才能得到確認,所以寫這本書就也要用同樣的手法樹很多假想敵先?而且有點令人沮喪的是我跟著他看到了斯多葛主義的侷限,從一個幻想自給自足的人過渡到了不開心的意識...但是有沒有成功和集體意識合一重新開心起來呢?我不知道。但無論如何,他對意識,自我意識,和精神的定義著實好用,只是要耐心跟他推翻辛苦建立好的共識。讀完此書之後,看其他所有哲學書的眼光都不再一樣了。

IV. 克爾凱郭爾 《致死的疾病》

今年實際上讀了兩本新的克爾凱郭爾,《恐懼與顫慄》和這本《致死的疾病》。《恐懼與顫慄》極其優美,但論述方面不及《致死的疾病》清晰。作者為兩本書選的假名分別是沈默的約翰尼和反階梯,後者代表擁有信仰,在行動上可以更進一步的人。書名所指的疾病是絕望,在病理上和薇依的Affliction很像,而在對於如何得救這點來說反階梯更激進一些。他認為單純接受物理法則至多成為一個決定論者,不足以救人於絕望;只有分裂自身,重生為人子的基督教的神才可以。這個觀點和他對自我的定義(從黑格爾來的)有關,有機會再細講。

V. 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馬佐夫兄弟》

至今讀到過的最好的小說。說理部分極其精彩,而且結構清晰,就算每几章拆分成中短篇看也是絕妙的故事。吾輩楷模。讀完之後留下的困惑遠比結論多,最令我坐立不安的一個是,該怎麼對待作惡的孩子?

VI. 波德萊爾《惡之花》

法語課上翻譯了部分,非常適合初學者。波德萊爾不僅用詞簡單句法明了,而且很擅於用韻律呼應他想表達的情緒。相比之下,我愛的馬拉美幾乎無法被翻譯成形。比較有意思的地方是雖然題材是詩,波德萊爾有很巧妙地安排順序,以致詩與詩之間有或明或暗的線索聯繫,從頭看到尾就是個完整的美學表達。他似乎有受到華滋華斯的影響,對美的印象近乎自然,與莎翁一派的浪漫詩人迥然不同。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