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行驶
反向行驶

普通人

2021.9.16 你可以从现在开始

看完深津绘里主演的《春天情书》,深觉邮件真是一种适合沟通的良好介质。这种沟通并非即时性的,以现在的眼光回看,也难免几分单调朴素,但这种带有距离感的、可以完整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历、深思熟虑后敲下的形式,在发言越来越轻易、信息越来越容易被误解、陌生人之间的共情为奢侈品的当下,反而弥足珍贵。


大学时候和路加做过一段时间笔友。每周一封邮件的形式,分享当周经历,情绪状态。我想,当时的自己,是抱着一点完成任务的心理去做的。现在不忍回看自己发过的文字,担心突然的哪一段,就带有浓厚的,为丰富邮件内容、展现自以为的深度思考,而刻意捏造的情绪和张贴的文字段落。我对这样虚伪的自己有一点失望。

路加的内容一直很真诚。这周情绪不好,不想写邮件,明明白白地告诉我。很真诚。她会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

有时候觉得,我一直在步其后尘,努力追逐着她的脚步。她给我的印象是,有一套看待世界的方式,也有自洽且明确的生活目的,她会思考很多,然后坚定地做出抉择。在工作中也是如此。她的坚定与真诚,带给她尊重和信任。我很为有这样的朋友而高兴,我也想成为能支持她的朋友。


说远了。


看完电影后,我想重拾写邮件。但未必是与陌生人或者朋友。不如写给自己吧,和自己对话,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思考。这种形式一般来说,应该被叫做日记。


料想不到,自己会误打误撞成为半个文字工作者。毕竟文字水准欠佳,也少有什么有洞见的思考。

说到这里,想到路加以前说,我来到橙雨伞最大的变化,是开始表达观点了。此前,从大学写的邮件就可以看出,我一直在单纯地描述现象、记录故事。这些描述与记录,就像浮在大脑的最上面,风一来,烟消云散。如今或许我学会了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多问为什么——但我也清楚,我能够表达出来的观点,大部分是二手甚至多手的,把别人嚼过的甘蔗渣再咂摸一遍。从现象到本质,中间这条由无数观点铺就的逻辑线,很少在我脑中成型,而是借由他人的思考搭桥实现跨越。这样的后果就是,当别人多问一句问什么,我没办法回答。那个中间的逻辑是断掉的,甚至是不存在的。

既然要走写文字这条路,思考的能力还是挺重要的。我想,慢慢培养吧。对自己有信心一点。


目前的困境其实是,怯于书写。

好像我写下的每一段文字都会接受审视——不过从工作的角度来说,也的确如此,但现在的情况是,这种审视已经被我内化,不管写什么东西,脑里都好像有个批评家,指出这些文字毫无洞见、文笔一塔糊涂、逻辑混乱、毫无价值。以至于我不再敢写东西,我也遗失了写东西的快乐和意义。我成为了我自己的坎。

《卡片笔记写作法》里提到的观点让我受益颇多,在此摘录:

“与独立批评家的角色不同,如果我们一边写作,一边进行自我批评,并不会有多大用处。在写作阶段,我们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思想上,如果每遇到一句话不完美就过早地反复修正,就永远写不出任何东西。我们需要先把想法写在纸上,然后在真实可见的纸上进行修改。”

这是我需要学习的,在第一遍书写时,记录思考,而不是挑剔文笔和逻辑。每一篇文章我会有大把时间去修改,所以,放手写。


基于以上原因,决定开始给自己写邮件。

我想记录下自己的每一天,也希望自己不要太功利,试图通过写邮件来提升文笔或者思考能力啥的。现在你只需要,写起来,让自己享受书写。文字不是敌人,你可以好好爱它。


今天是从冥想星球离职的第11天。

晚上和父母视频通话,没敢说出来。我在害怕什么呢?害怕让他们失望。我好像被亲戚眼中赋予厚望的好学生这种身份给困住了,于是示弱也变得困难。还是说,只有我是弱者?是从社会约定俗成的人生道路中软弱逃离的那个人?又或许,我知道自己同性恋的身份,就已经是能对父母造成的最大的失望了,所以想从其他方面尽可能地去抵消失望值?但隐瞒不会抹除失望,而是可能抹除掉一个与父母交心的机会。

我无法对父母撒谎,这我知道,所以下决心下次打电话的时候,就告诉他们。至于找工作的事,目前还没有想法。


今天的开心事:拼多多上买的小木桌,瞬间提升了房间格调,桌前办公刷剧都很愉快。以及,坏掉的牙齿也脱落了,迫不及待想要去医院治疗。


晚安。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