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6青年空间
706青年空间

706青年空间的Matters官方账号

技术的社会面沙龙回顾:王子一 I 神经时代的建筑设计(上)

导航

1 一个简单方程说明建筑设计是干啥

1.1 “建筑”的三个含义

1.2 作为动词的“建筑" 以及一个方程

1.3 历史共识与要素常量

2 用实际案例求解方程

2.1 变量X:人类活动

2.1.1 衣服构建的城市细胞

2.1.2 新时代病症Workshop

2.1.2.1 野迪宾馆

2.1.2.2 锦鲤系列

2.2 求解过程F:设计建造

2.2.1 空间语言的开源

2.2.1.1 白林旅社

2.2.1.2 寄生粒子

2.2.1.3 胡同快闪

2.2.2 科技工具的开源

2.2.2.1 开源胡同

2.2.2.2 互联网思想者大会

2.2.3 自然语言的开源

2.2.3.1 雨中城

2.3 求解过程F的终极汇总:上传愿景-下载城市

2.3.1 神经城

2.3.1.1 "神经"的四个含义

2.3.1.2 神经城系统三要素

2.4 小结

3 方程的解Y-建筑空间 的演变归纳

3.1 物理空间结构的演变趋势

3.2 社会空间结构的演变趋势


0.1 706 简介

主持人: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持凯晶。欢迎参加706的湾区系列沙龙,下面请允许我介绍一下什么是706。706是无法被定义和无法一句话概括的,它的口号是“探索生活更多可能性”。从2012年开始,706以开放大学的形式成立。当时因为刚好在五道口,因此聚集了很多高校和人文圈子的名人。706以文化沙龙为主导,以活动起家,一开始就强调线下实体空间,因为线下空间才可以给你创造更多相遇的可能性。

起初,总部只是一个小小的、讲座形式的空间,一个人在台上讲,下面的人听。后来慢慢地开始扩张,这个场域还加入了图书馆、小剧场以及类似深夜食堂的饮食吧台,有酒馆、咖啡馆,包括住宿也做成了实验性的生活实验室。在这七八年里,706就是在这种各式各样的空间、各色各样的人的相遇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这个社群一直在有机地生长。最后体验者又分散各地,随着大家离开北京,在上海、成都、广州等各个城市都慢慢形成706团队。在海外,比如伦敦、巴黎、纽约、加州,或是像现在我们所在的这个地方,也都有706的身影。因为疫情,我很奇妙地发现其实人跟人之间可能已经不需要依赖实体空间进行交流。

总之,706欢迎任何有想法的人,它就像一个乌托邦。当你在这个平台上遇见另外一个人,就可以搭伙做点事情,一起把这个平台壮大。706青年空间的相关信息可能不是特别完整,但是你在这里会了解更多,也会越挖越深。欢迎入坑! 一起加入团队做点事。

0.2 Topic

说回线上虚拟世界,整场系列沙龙是有连贯性的,我们已慢慢地步入虚拟世界。今天的主题是从建筑的视角来讨论,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神经时代的建筑设计——野生赛博空间”。

建筑一直以来都给人一个非常高大上的印象,好像只有像大兴机场这样以一栋楼的形式被设计出来并投入使用的东西才叫“建筑”,大家会觉得“建筑好厉害!”,“建筑”跟我们整个日常社会处于一种割裂的状态。但其实建筑一直在我们的生活中。比如在过马路的时候,你可能会想:这个红绿灯可不可以灵活性一点?我可不可以不要跟随着红灯?或者比如说你想要一个睡醒可以看到阳光的落地窗……当你去思考这个东西的时候,这个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建筑的过程,所以建筑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思维模式,它并不单单指一个技术性的东西。

今天的主讲人是王子一,他是一个建筑师,他有个非常可爱的工作室叫做“野建筑”(Yeah Archkids)。他想让建筑低门槛一些,野生一点,除了巨大的房屋是建筑,每一个小块的东西也可以是建筑的一部分。所以子一的工作室,以及他过后讲的内容会比较讲求线上与线下的深度结合。当我们以为建筑是由上而下的时候,建筑也可以是由下而上的。除此之外,子一还和他的伙伴联合创立了一个虚拟的赛博城市,叫神经城。

为什么叫神经城?这和子一专门为我们现代人创造的几种病有关,他认为现在每个人都有病。我把这个病发到群里给大家看一下,大家可以在待会儿讲座的过程中思考一下我是不是有这个病,比如“月底必吃土”、“不蹦迪会死病”、“一着急就突发性不想动病”。而且这个虚拟城市并不是用来治疗,反而是来强化你的病的。这就是今天讲座会讲的一些东西,接下还有半个小时的Q&A环节,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或者想法,请尽量在群里面说。

王子一:

大家好,今天讲座的名字是“神经时代的建筑设计”,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建筑设计是什么?我会简单做一些小白科普;第二部分,在当今社会,建筑应该怎么搞;第三部分,我会做一个小总结。

1 一个简单方程说明建筑设计是干啥

1.1 建筑的三个含义

首先,建筑是什么?实际上“建筑”有三个含义:

一 “建筑”作为一个名词,它指各种各样的房子,住宅、体育馆、酒店、办公室等。

二 “建筑”作为一个动词,它是“为人类活动设计、建造的可持续使用的空间”,定义里面有几个关键词:人类活动、设计建造、空间以及可持续使用,这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关键。

三 ”建筑“作为一个形容词,指建筑从业群体的一些古怪行为。比如“我没想到你这么建筑,人家出去旅游都是各种浪漫,自从跟你处对象,不管去哪儿都是抠砖缝、摸柱子、被保安撵,分手!”它是在形容学建筑或建筑设计的人的职业病。这就是建筑的三个含义。

第一个和第三个就不展开讲了,今天主要展开讲讲作为动词的“建筑”之含义。

1.2 作为动词的“建筑”

刚才我从“建筑”的动词含义中提取了四个关键词,这四个关键词可以合成一个方程式:

y空间 = F设计建造(x人类活动)


建筑要研究的是“人类活动”,所以“人类活动”是一个变量。因为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活动,同一个人也会在不同的时间产生不同的活动,所以,“人类活动”作为一个变量“x”存在。在研究了人类活动以后,建筑师要去为人类活动设计建造一个空间,“设计建造”就是解这个方程的过程。“y”是我们最终的结果,即最终建造出来的空间,又因为这个设计建造出来的空间需要让人类持续使用,所以需要把方程的解再代入人类生活,去影响人类的活动。

因此这个空间也会让人的活动产生变化,这时它会演变成一个迭代方程。上一个方程得出来的结果和做出来的空间,跟里面活动的人相互影响,让人产生了新的行为,然后新的行为又继续去解这个方程,继续去改造,空间也发生了符合人类新产生的行为的变化,这是它会演变成一个不停循环的迭代方程的原因。

迭代方程有点不容易理解,我们还是回到这个比较简单的方程式。在这个简单方程式里面,基本上就是动词“建筑”定义中的那四个关键词:括号里面的人类活动作为变量,括号外面的“F”是设计建造这个方程的过程,可得出方程的解就是“y”——空间,这个空间也要能持续地让人类使用。这四个关键词的关系就比较清楚了。

基于这个式子,我再简单地讲几个在漫长的建筑设计、建筑学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些共识和要素常量。

1.3   历史共识与要素常量

第一个共识是人和空间的尺度关系。左边是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所绘制的维特鲁威人,他给出了一个比较标准的人体尺度;右边是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柯布西耶把人体尺度跟空间产生的关系数据化、模式化了,因此我们就可以知道空间与人体对应的尺度是多少。比如说我要为人设计一把椅子、一张桌子、一个房子,根据这个尺度,就能够确定桌子、椅子或空间的尺寸,把它设计出来。这就让人和空间产生了一个可设计的关系。

再来看第二个共识。从直观上来说,“个体行为”是指一个人的行为,“个体空间”是为一个人的行为所设计的空间。而由于人是社会动物,有很强的社会性,大部分时间里我们都不是一个人在生活,而是跟别人:亲人、朋友、爱人一起生活,所以研究的尺度通常会放大到一个群体、一个城市,甚至整个社会。在这个角度下讲,“个体行为”和“个体空间”可能也能被看作一个基础的社会单元或城市单元,比如在城市尺度上,两室一厅或者三室一厅的家庭住宅也属于个体空间。

个体空间,既指个人私密的小空间——自己的卧室(这个时候客厅就是公共空间),也可以指三室一厅、四室一厅的家庭住宅,而住宅对应的有多栋住宅楼集合的小区就属于公共空间。因此很多情况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之间并没有明显的边界,可以相互转换。

第三个共识:在《城市发展史》中,刘易斯.芒福德认为,不管城市发展到多复杂、多大、多科技智能,城市空间都从它的三大本源出发。第一个是村庄,它对应着人们进行生产、生活的城市基础功能。在此基础之上,又有要塞,对应内部管理以及外部防御的功能。

在村庄和要塞的基础上又会发展出圣地。对应人们在吃饱穿暖、组织有序、能够防御野兽和敌人的需求之上,还要有更高的精神需求,精神追求可能来自于对自然力量的朴素崇拜或者对科学精神的探索等。

有了这三个要素,基本上就具备了发展出一个城市的空间原型。

第四个共识:我们的城市已经经历了三次大的科技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第一次是蒸汽机革命,城市里从此有了蒸汽机车,“马路”由马车走的路变成了今天机车走的更宽更硬路。因此城市的尺度被放大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第二次科技革命是电气革命。让城市第一次有了更长且更丰富更舒适的夜生活。人们在被电灯点亮的城市里继续各种各样的电器驱动的活动,这让城市活动变得丰富起来。也用电话电报实现了城市与城市之间快速的信息沟通。第三个革命是离我们最近的智能革命——计算机革命,它也肉眼可见地对城市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出行可以用滴滴打车,使用共享单车,通过微信视频和分隔两地的人进行沟通。再一次让人们的生活的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总结一下第一部分的基础信息:首先我们给出了建筑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的定义,即建筑是为人类活动设计建造的可持续使用的空间。接着,我们把定义转换成了一个简单的方程式,“人类行为”是变量,“设计”和“建造”是求解的过程,解出来的结果就是设计出来的“空间”。因为空间需要持续去使用,所以它其实是一个迭代方程式。每个人对于方程式的处理有所不同,因此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求解方式。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共识和要素常量——人和空间的尺度关系个体和公共空间的边界城市的空间三原型,还有科学的巨大发展对城市空间的影响等等。

  用实际案例求解方程

 2.1   变量X:人类活动

第二个阶段我们来分别研究一下方程的各部分和求解的过程。先来研究变量——即人类活动。

我们生活在一个环境变化非常快的时间点,“快”是基础设施发展的结果,手机网络让信息的传播又快又便宜。其次,人的移动也十分迅速且成本低廉。飞机能在短时间内把人运送到世界各地,还有高铁等基础设施、埃隆·马斯克提出的胶囊铁路计划,它们作为相对低成本的交通运输方式,都能够再一次地提高人们的移动速度。此外,各种物也在快速地移动,比如顾客在天猫、淘宝、京东等平台下单,货物在两三天内就能从很远的地方运来。

总体来说,我们正处于一个充斥着各种各样信息、货物、人的流动速度非常快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里,我们的“生活”(即”人类行为”)从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变成快速流动和变化的状态,这很像游牧民族的生活。

回到最简单的空间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当两个人走着走着相遇了,他们两个可能会发生一些行为,这些行为可能是比较开放的,被别人看到也没关系,也有可能是私密的,这时就需要一个小型空间把他们和其他人隔绝开来,这就构建出了一个既具有个人空间属性,又具有一定公共空间属性的人和空间的关系单元

2.1.1   衣服构建的城市细胞

基于这个概念,我们(团队)做了一款“雨衣”。雨衣的背后有两片用拉链拉起来的半透明材料,如果两个身穿这种雨衣的人走到一起,他们可以各自把背后的拉链拉开,再拉到前面把自己的一片和对方的一片用拉链拉起来,这就产生了一个专属于他们彼此的二人空间,容纳两个人在里面进行私密举动。

如果三个同样穿这种雨衣的人碰到一起,他们也可以相互拉起来,形成三个人的私密空间。理论上讲,三、四、五个人都可以穿着这种衣服拉起一个空间。

这些都是以人体为结构构造、由每个人的身体支撑起来的空间。人既是构成这个空间的元素,同时又是这个空间的服务对象。它把服务对象和构造元素融合在一起,并且是以一件我们日常穿的衣服为载体做成的。我们可以想象有十个人、一百个人、一千个人都穿有这样的衣服,他们聚集到一个地方,反复连接,三个人连起来,十个连起来,一百个人个连起来,连接之后又各自分开,重新跟别人的连接。如果有一架无人机升高到一个看不清人们面孔的高度,你会发现这些人像细胞一样在不停地在移动,而后出现大细胞吞食小细胞,或者是更大的细胞分裂成多个小细胞等等的状态。

我们还可以在雨衣里植入各种各样的传感器。你可以放入一盏灯,在晚上照亮内部空间;放进去一个小型空调系统,让这个内部空间变得更舒适、温度更适合人体的需求;放一个控制空间湿度的传感器;或是在背后背一片太阳能薄膜进行太阳能发电,来向里面的传感器供电;也可以在衣服上装一些移动装置辅助使用者更轻松地移动,比如加装小米的体感车、扭扭车等。也可以在后面装一个飞行包,让自己不仅能在地上不费力气地移动,也可以在空中飞行移动。甚至可以在里面再加装一些强化结构,不用使用者自己的身体来支撑“雨衣”,而是用一些金属杆来撑起这个空间,让空间不会因为装了太多传感器变得太重。这时,“雨衣”就从一件衣服演变得更像空间。

如果真有这样一个由个体空间组成的人类聚落,它的状态会与现在由钢筋混凝土建成的小镇或城市完全不同,它会有很高的流动性。每个人都不用在某一个地方花非常大的代价买一栋房子,居住者也不需要工作一段时间就回房子里居住,而是像蜗牛一样背着自己的房子。其实它已经从房子的概念转变为个体空间单元的概念,也可以把它看成一辆车甚至是一个飞行器。

由此可见,在基础单元上构建的城市具有非常高的流动性。每个人都可以带着自己的空间去任何一个想去的地方,同时也可以跟其他同样使用这个空间系统的人一起去结合成各种各样的公共空间。

比如有五个人都喜欢打牌或打麻将,他们就可以组成一个小棋牌室。比如有一百个人都喜欢某个idol,他们就可以组成一个一百人的小现场,邀请idol进来演出。演完以后,随着大家的散伙,这个小型的living house也就跟着消失了,如果有一千个人甚至一万个人都喜欢看足球,他们可以组成一个临时足球场,让两个俱乐部在里面踢一场。踢完以后,球迷解散,球场也会随之消失。这就不会像现在的城市里,不管有没有在用,总有大量的体育场、歌剧院、博物馆耸立着。这对空间资源和社会资源来讲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总体来说,它是一个跟我们现在的钢筋混凝土城市完全不一样的城市,而且这个城市也会演变成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社会管理系统、金融系统,因为它的构建逻辑是不一样的。

刚才谈到的只是概念,但实际上已经有年轻人把概念付诸行动。比如在每年一度的火人节上,黑石沙漠里都会出现一个流动城市:

城市会存在七到八天,大家在城市里快乐地生活七到八天以后,这个城市会快速消失。大约在第二年同样的时间,城市又会在这个地方再次出现。虽然它跟刚才提到的“雨衣”的形式不同,但实际上它也已呈现出一种与钢筋混凝土城市完全不一样的流动城市的状态。

2.1.2   新时代病症 Workshop

讲完偏概念性的东西后,我们再来看之前主持人介绍的“大家都有病”。这是一个自嘲的说法,用来形容当下新时代群体——85后、90后、95后、00后——不同于传统主流的生活状态。环境在快速变化,跟着环境成长起来的各代人也都有不同的生活状态。这一代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在已经占据了社会主流话语权的人群看来是一种亚文化,有点“神经兮兮的”,“不好好过日子”。我们把主流人群的生活状态和现在还未变成主流的年轻人群的生活状态,以这种方式做了区分,以此来强调新一代年轻人所呈现出来的新的生活状态。

比如“吸猫成瘾症”。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与其跟人一起生活,他们更喜欢跟猫猫狗狗一起生活,和宠物一起生活不仅没有太多的压力,还能够让压力通过撸猫吸狗来获得释放。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在拥有宠物的人群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基础结构,人和动物组成了一种类似家庭的关系。在极端情况下,有些人甚至可能不会选择谈恋爱、结婚、生孩子,而是选择一辈子跟宠物一起生活。我们把这类人群的生活状态笑称为“吸猫成瘾症”。

第二个,“月底必吃土并发症”,它的“患病人群”也非常多,专指每个月月初用花呗无节制消费,到月底没钱吃饭只能“吃土”的群体,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范围非常广的提前消费的生活状态。现在各大平台的金融产品都在针对这个方向进行宣传,鼓动大家提前消费,以此来刺激整个消费环境。当然还有后面的“不蹦迪会死症”、“基因型熊孩子病”、“一着急就突发不想动症”,这些都代表着一个拥有新生活状态的大基数人群。

我们(团队)想让更多的人来分析他们自身的生活状态,于是它发展成了一个设计的workshop,这个workshop是和央美学建筑设计的同学一起进行的。他们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在分析“病症”以后,有同学觉得他的宿舍和教室满足不了自己的“病症”,想要给自己设计一个强化“病症”的空间以满足吸猫欲,于是他们自行设计了一些这样的空间概念。拿到这个概念以后,我们一起来讨论,找到了其中共性较强的概念,把它落实成一个真正的空间。

当时,可能是参加workshop的同学里喜欢蹦迪的人比较多,我们最终选了“不蹦迪会死症”。我们给“不蹦迪会死症”下的具体定义是“每天蹦迪,自带bgm体质。因为夜间蹦过迪,所以白天精神萎靡,但实际上精神萎靡是身体状况正常的表现”。我们用比较轻松的语言来描述了这样一种被夸张了的生活状态。

2.1.2.1   野迪宾馆

实际上,这类人群不仅仅存在于workshop的央美群体里,大量的年轻人,也不仅是年轻人,都有释放自己身体的需求,所以我们在两个大型生活百态素材采集库——抖音和快手里去搜“蹦迪”,发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景和时间段,以各自的方式蹦迪。

我们把基于素材研究和搜集设计的这个空间称为“野迪宾馆”。这是一个能够容纳四到五人一起蹦迪的小迪厅,里面还有四到五个睡袋。蹦累了以后,人们可以在睡袋里稍作休息,等体力恢复再继续蹦。

我们把这个概念用一些建造手段做了出来。这里选用的折纸材料是一种工业用纸,比普通的书本纸强度更高,不易损坏。它的原型有点像折纸灯笼,平时不用的时候可以把它折起来收在一角,要用的时候再把它打开。通过搜集素材,我们发现现下的迪厅空间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蹦迪需求,所以大家会在街道等公共空间里蹦野迪,所以我们做了这个可以让人们随身携带的东西,供人们在“迪性大发”的时候快速地把它打开来一解“迪”瘾。既能够让你的蹦迪环境变得奇异起来,还能防止内外相互影响。

因为移动性很强,所以能被拿到各个地方去。我们现在在对它进行巡回展览,去强化长沙、北京、深圳、上海等各地的“不蹦迪会死症”群体。

在原本的设计概念中,这个迪厅长了一些触手,但在建造过程中受限于技术和成本没能把它做出来,所以当时是把触手这部分,用AR的形式来呈现。到了野迪宾馆,你可以打开手机摄像头扫码,屏幕上迪厅长出好多克苏鲁一样的触手,跟着节奏一起摇摆。

进入迪厅以后,你会发现里面有好多肉眼看不到的虚拟人跟你一起蹦迪,如果把摄像头举起来,甚至会发现本来只有三米多高的迪厅变成了像通天塔一样无限高的空间,有无限多的人站在你的头顶,跟你一起蹦。蹦迪由一种娱乐性的行为变成了一种仪式型、信仰型的状态,这就是我们给“不蹦迪会死症”患者做的一个强化他们病症的空间。

2.1.2.2   锦鲤系列

下面是给“网络锦鲤必转型精神病”做的设计。这个病指的是,在网上见到锦鲤图片、祥瑞图片就要转发一下的这些人群:他们求财、求考试能过,求各种各样想求的东西。是否有用暂且不论,但它起码在短时间内,通过一个几乎没有成本的方式,缓解了一些焦虑感。


这个行为在中文互联网世界是如此广泛的背后,呈现出的是一套严肃的需求。第一个原因是,科技发展得越来越快,对普通人,甚至专业的人来讲很多基础科技都很难理解。它的体系发展得太过于庞大,细节更新又快,导致大家都觉得这个世界越来越“黑匣子”化,我们越来越看不懂身边的这些东西了:我们的手机是怎么运转的?为什么我旁边的灯可以跟我对话,能够听我的指令?它们都变得不可理解了。

第二,跟传统书本比起来,网络是一种碎片化的存在,它是一种碎片化的文本传播机制。在这种传播环境中,我们吸收的是碎片化的信息,是某个领域的碎片,这导致我们在拼装自身的认知体系时,发现自己对于各种事物的理解不够全面,拼不起来。不过从良性的角度来讲,这种情况下我们又产生了一些新的连接,形成新的故事。

信仰是符合人类精神需求的产品,大家都想在文本和故事里面读到有精神性的东西。不过现在的互联网环境中,精神性的东西变得比较杂乱,跟传统的基于文本的信仰,如圣经这种文本载体的基督教体系相比,我们现在的信仰有点像口述的希腊神话。我奶奶给我讲的版本和你外婆给你讲的版本可能人物一样,但是人物在故事里的行为以及人物间的关系都有其他的衍生版本。

互联网传播也呈现出口语化传播的特点,导致了我们的信仰体系非常碎片化。我们从一神论演变成多神论,再发展为万物崇拜,这种崇拜是非常世俗化的。我们民族的老百姓普遍也有“临时抱佛脚”的传统。比如,我妈虽然不是佛教徒,但每年春节她都会去庙里拜神:佛教,道教,甚至是基督教的神,祈祷来年子女健康,家庭幸福。她并没有进入任何一个信仰体系,但她进行了膜拜仪式。

在网络上“转锦鲤”也是类似的行为,它既有文化的传承,同时又跟当下的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有关。既然我们把转锦鲤理解成一种不那么严肃的信仰体系,那么“锦鲤必转教”的信仰空间就是线上的赛博空间。基于此,我们(团队)在微信做了几个把锦鲤和猫相结合的表情包。因为猫天生克锦鲤,锦鲤是猫的食物,所以网络第一大宗教是“吸猫教”,第二大宗教是“锦鲤转发教”。为了实现锦鲤和猫的共存,我们做了猫型锦鲤表情。

不满足于线上空间,我们还希望做一个“锦鲤转发教”的线下空间,它满足互联网模式:零成本转发,快速铺开,世俗化。人们不是专门而来,而是偶然遇见,随手一发。于是我们把“猫型锦鲤”和城市里的煎饼车一类但饮食三轮车做结合,将这些流动车摊称为“锦鲤消费修行终端”,因为它既是一个仪式的终端,也会发生消费行为。此外,我们还把消费过程设计为修行过程。



由于餐车都是很早或者很晚出现,我们就给车设计了灯光体系。夜晚,大家都会被它奇异的光吸引过来,并很自然地想拍照。留下照片以后,还可以在这买杯锦鲤奶茶,一个煎饼,最后把照片发到朋友圈,朋友又会转发这个锦鲤照片求好运,吸引线上的人群转移到线下。由此,一个线上的转发膜拜仪式,变成了一个线上线下可循环的转发膜拜仪式。最后我们在西单的一个商场把概念落地,做了一个四辆车组成的车队,供大家进行消费修行。吃完我们的锦鲤煎饼,你就修成一个锦鲤半仙。

现场的锦鲤车模式不同,车型各异,它们满足了人们吃吃喝喝、看演出、做手工等不同需求。消费者过来完成一次线上线下循环的完整修行仪式,才会获得一次修行加成。我们还设计了“神经币”,这是一种游戏币,把神经币投在播放着各种锦鲤视频的屏幕上,相当于把硬币投进一个“赛博锦鲤许愿池”,这时猫型锦鲤神就会以 AR 的形式降临到你的手机里,你可以把它请回家。

后来我们又把这个“锦鲤修行终端“演变为一个生鲜新零售项,叫做“锦鲤生鲜”或“锦鲤冰箱”。我们把运生鲜的冷冻车做成锦鲤形态,加一些涂装。每天下班时间,锦鲤车开到社区门口,变成一个流动性的生鲜便利店。顾客白天在线上下单生鲜产品,可以在下班后直接来车里取。

我们还给这个产品设计了一个24小时轮回的时间线,为了保证生鲜的售卖品质,晚上七八点还没有被买走的货品会进入折扣体系,十点后的折扣会低至免费。但按照甲方的试验晚上九点左右生鲜就基本上卖完了。

通过这样的商业模块设计,锦鲤车变成一个跟大家生活场景相结合的空间产品。我们也从五个层面来提高空间效率:货物装卸、运输、取货,存放以及货框存放,以此尽可能地提高工作效率。最终就是图片上呈现的效果。


到了晚上,锦鲤车像一个移动的大型锦鲤宫灯,充满了宫崎骏感。

以上的案例就是方程式中的“X”,即人类活动的变化。人类活动变化后,设计建造的方程求解过程也随之而变化。下面我用具体案例展开讲一下设计建造的求解过程。

嘉宾:王子一

野建筑 | Yeah Archkids 创始人;神经城联合创始人;腾讯腾云智库成员;野建筑-线上线下深度结合的系统性建筑空间设计团队;神经城-神经世代互助自救&强化病情的大型神经乐园。

邮箱:yeahwild@yeah.net

神经城公众号:神经城

野建筑公众号:野建筑

场记校稿人:思文、慈琅、莹然、崔绮雯、coco、徒门

技术:刘梦雅、汪行健

音频剪辑:抹茶玛奇朵

文案排版:Jiayin

更多文章

「空间、记忆和语境」系列线上客厅 | 沙丘×706

电子媒介中的后人类叙事:克苏鲁的呼唤?

开放科学与可重复性:科学心理学的危机

协议制度化 + 数字税收 = 虚拟城邦?

DeFi:第三次金融革命

机器学习 or 学习机器?技术带领我们走向何方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