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491
528491

(528491)

辩行记· 1、沉默的辩手与不规则动词

对于辩论这个圈子,一个最为典型的刻板印象是:这是一群巧舌如簧滔滔不绝,得理不饶人没理搅三分,文字游戏玩得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遇到争吵就像苍蝇见了血网游开了挂的家伙。

我不得不说,这种描述也是有几分道理的,至少符合我们对于大多数电视辩论赛节目的观感。不过,玩辩论固然是以争论为乐,但是真正玩懂了却经常会觉得没啥好争的,以至于我所认识的一些非常优秀的辩手,平日里甚至都有点轻度自闭的迹象。

何以故?因为以深入剖析的辩论视角观之,在日常生活的绝大多数争论中,对立的并不是观点而只是情绪,并不是根本立场而只是表述方式。

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伯兰特·罗素为伦敦《新政治家与国家》(New Statesman and Nation)杂志设计的一个被称为“不规则动词”(irregular verb)的游戏。规则很简单,分别用“我”、“你”、“他”这三个人称,以褒义、中性和贬义这三种形式表述同一个意思。罗素用“我坚定,你倔强,他呆板”开了个头,读者的参赛作品很多,个人比较喜欢有“我活泼,你多话,他醉了”;“我义愤,你生气,他暴怒”;“我重新考虑过,你改变了主意,他违背了诺言”之类。当然,如果我们的读者有兴趣,大可以再按着这个思路总结出一连串的所谓“不规则动词”(其实更多的是形容词),反正基本原则是:乍看冰火不相容,细想其实一码事。

除了罗素这个居心叵测的文字游戏,再举两个实证的例子。

1993年《时代》和CNN搞了一个联合民意调查——“应当通过立法来禁止利益集团赞助竞选吗?”大约40%的人表示同意;同年的另一个民意测验提问:“应该通过立法来消除所有特殊利益者给候选人大笔金钱的可能性吗?”这回大概有80%的人表示同意。这40%的统计差别背后,有实质的政策差别吗?

2000年的纽约时报又玩了一个类似的花样,当被问及“政府盈余资金应当用于减税还是应当用做新的政府计划的资金”时,25%的接受调查者选择后者;当问题变成“政府盈余资金应当用于减税还是用于教育、环保、医疗、打击犯罪和军事防御等新计划上?”却有69%的人同意后者。这44%的观点差异,又真是由于立场不同吗?

同一个意思,选择带有特定感情色彩的字眼进行渲染,就可以造成完全不同的观感,以至于听起来像是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这就是“不规则动词”理论的奥妙所在,也是无数白费口舌的争端的来源。在这种不可能有量化标准来评判的问题上,真正玩懂了辩论的人就应该保持沉默。不信,你试着区分一下世故和成熟,麻木和沉稳,勇敢和莽撞,执着和偏激?

话又说回来,如果仍然觉得对方的观点很不爽,实在很想反驳怎么办?很简单,把这个不规则动词的游戏玩下去,将对方的观点用同样意思的另一种语气表达出来,这本身就能构成一种反驳,而且往往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反驳。

比如,咱们可以把开头这段有关辩手的负面印象“转译”成这样一段话:

“这群人妙语如珠辩才无碍,敏锐的眼光绝不会遗漏丝毫谬误,坚定的信念在任何不利情况下都能坚持原则,他们对语言有着有超乎常人的敏感和辩证思维,在探讨真理时表现出极其充沛的热情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还有啥好争辩的呢?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