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phorJ
MetaphorJ

《周刊中年jump》编辑部/麦塔佛俱乐部会员

九连真人:青年迷茫

九连真人目前放出来的两首歌,《莫欺少年穷》和《夜游神》(实际上是三首,虾米上还有一首叫《北风》的歌,但是听不懂也看不懂歌词目前就先不评论太多),虽然是用很“土”很民俗的方式演唱,但是实际上却是在说一个非常新的问题,是与我们这个时代息息相关的一种情绪。

主唱阿龙在节目上说,因为在大城市待着觉得压抑,才回到了县城老家。他们的歌里诉说的故事也与自身的经历颇为相似。而这也是当今时代万千的年轻人所面临的问题。

简单概括就是,如何开始自己的人生?如何与这个世界以及自我达成和解,融洽相处?

1

《莫欺少年穷》并不是一首励志歌曲,相反,通过种种巧妙的情节安排,这首歌很大程度上解构了“莫欺少年穷”作为一句励志口号的鸡汤感。这首歌中的阿民及其与父亲所争论的内容,体现出诸多内涵。首先就是已经被讨论过很多的关于理想、奋斗还是安稳、安逸的情况。经过这么多年的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发展,很多小城市确实没有什么丰富的产业结构,在择业方面确实面临很多的局限。像是主唱阿龙本人,在大城市虽然压抑,还有“设计”的工作可以做,但是回老家就只能做一个美术老师了,看节目中放出的照片,像是在小学里。这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产业结构单一的窘境。这一点大家都很熟悉,无需多谈。

但是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加剧人们心中关于“理想Vs现实”的“迷茫感”。并不是说实践理想一定要到大城市,而是在客观的政治经济结构中,更多的资源与政策福利确实在越来越多的倾向大城市。这种迷茫感也同样来自于“反思性”现代性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自我认同。在当下的社会,更多的人更相信“自己”而不再相信“命运”,这意味着世俗化社会进入了一个人完全的“个人化”的社会,即每一个个体需要为自己所有的选择和行为负责,而不像前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可以把当下的境遇归结为“命运”“神的旨意”“前世造孽”等等。当下生活状态的好坏都可以归结到个体曾经做过的选择之中,人们普遍认为,理想状态下,一个人如果具有极高的智商、情商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会在每一个需要作抉择的关键节点都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具有“打造”自己生活的能力。换句话说,“个人能力”决定了人们当下的生活状态。很多人于是提倡或者说追逐的是一种“超人式”的个人能力,并且对这种所谓的“个人能力”进行无限度的放大,认为个人能力能解决99%的问题(举个例子,很多情况下,钱就已经能够解决很多问题,如果一个人能力足够强,能够赚足够多的钱,就已经能够解决很多问题)。很多人都追捧网传所谓“王小波名言:所有的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这句话即是一个例证。在这样的前提下,人们活在一种高度的“反思性”之中,因为人们相信,所有的选择连同之后的行为都可能让自己的生活状态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人们经常反思,我的这个决定对吗?我应该这样做吗?当生活境况没有朝着自己所希望的方向发展时便会反思,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决策?当初如果没有选择A方案而选择了B方案是不是就会更好?这样大规模的反思除了可能会在某些情况下确实提高所谓的“个人能力”,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还会令人们经常性地产生不安和焦虑感,活在是一种“我的选择对吗?”的疑惑感之中。

在崇拜“个人能力”的风潮下,某种程度上,现在的社会不太鼓励“安逸”的生活状态,或者说是不太鼓励“安于现状”。因为人们普遍相信“只要努力就会取得进步”,那么安逸被看做是“努力”和“进步”的对立面,一个人安于现状的背后含义就好像是在说,“我不想奋斗了,我懒得努力,就这样吧,爱咋咋。不进步也无所谓。”因为在很多人的幻想之中,美好的物质条件是终将获得的,只要我们勤劳奋斗,终会有所回报。

阿民也是生活在这种迷乱之中。他追求一种“出人头地”,但是这个出人头地,实际更像是一种虚幻的幻想,是只有概念而没有什么实质性内容的一种情怀。主唱阿龙在节目中说,“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否能够成功”。他只是觉得,“我需要去闯荡,我需要去奋斗,我需要成功,需要出人头地”,然而对成功,他也只是有一个最肤浅的认识,即“日进斗金”,但是这背后意味着他将要为此而放弃什么,他可能并不是很清楚。

从这一点来说,《莫欺少年穷》的名字更像是一种反讽,像是对曾经的“励志”口号的一种解构。这个口号同时也是beyond主演的电影的名称,在这部电影里,每个人虽然生活中都充满了心酸与无奈,但是最终在音乐中找到了认同,结尾也唱出励志经典《不再犹豫》,总体上来说传达的是一种积极昂扬向上的情绪。但是在九连真人的这首歌里,阿民并不是如同励志故事的主角们那样,有清晰的目标,有过硬的实力,而是一个“眼高手低,奔波不安稳”“毛钱毛着落”的普通少年(就像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一样),再加上“莫欺少年穷”又是阿民与父母争辩时候说的话,就显得中二感十足,有点像是“比尔盖茨大学退学照样获得了成功”,像是一碗毒鸡汤,像是成功学一样,迷惑了很多年轻人。所以我们说九连真人所描绘的阿民,活在一种“迷乱”的状态。歌词之中会反映出一些阿民的状态。比如反复念叨的“如何上山,如何下山”。似乎传递的是一种不管是在家乡还是在大城市都无法安顿下来的漂泊感。开头的“阿民确实是不听劝啊”,并不是一种坚定的语气,像是一种遭遇挫折之后的悔恨。


“闯荡Vs. 安逸”这一个大的矛盾,已经让阿民足够迷茫,但是另一层存在于阿民与家人之间矛盾也让他筋疲力尽,甚至这一层矛盾还是以一种更为隐藏的方式所表现。这也是这首歌反映出的第二个当下时代的窘境之处。

2

《夜游神》与《莫欺少年穷》都出现了家长的角色,可以说都扮演了很重要的作用。

《夜游神》这首歌里,阿民与家长们的关系就很有意思。在一开始,阿民要出门的时候是母亲的严厉责难,阿民也用比较嚣张的语气回怼。“老子要出去砍人,别管我。”也许他认为阿城是一个靠谱的能够带他出头的大佬吧。然后情节进入阿民与阿城打电话的部分。阿城在电话里把各种计划描绘的天花乱坠,像是喝了瓶青岛纯生,能吹到你怀疑人生。如何骑摩托,如何用刀,对方的状况如何如何,等等。然而后来的过程没有用歌词交代,只是一段剧烈的旋律,伴随着几声若有若无的呼喊,最后迎来了一个戏剧性的结尾——阿民跑回家,告知父母,阿城被人砍死了——简单利索的结局像是对阿城事先精彩又精细的计划的一种反讽,同时又充满戏剧性。

在这段情节中,当阿民看到了一些混出头的希望时,家长之于他来说就像是一种阻碍或羁绊。当自己在外面一塌糊涂一败涂地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或者说唯一能够依靠的也仅仅是父母。

而在《莫欺少年穷》中就更不用说了,歌词的内容就描述的就是阿民与一众家庭长辈的争论。虽然对话的主体是父子二人,但是“爷爷叔叔婆婆伯伯妈妈,系人出来做事都会有赢有卑”这句歌词暗示了阿龙的各种七大姑八大姨也在场,虽然没有发声。阿龙在唱到这句歌词的时候摆出了一幅求饶的姿势,就可以感觉到阿民独自“舌战群戚”时的狼狈与内心的紧张与不安。而如今的年轻人对于“恐怖的”亲戚已经很熟悉了,这句歌词实际上也可以对应多年来网络上对于“亲戚”们的调侃与妖魔化。每到春节如何应对亲戚已然成为一门学问,在这样的背景下彩虹合唱团更是推出神曲《春节自救指南》。

求饶


这正是现如今很多年轻人对父母的一种既嫌弃又依赖的态度。这种所谓的“嫌弃”来自于一种代沟,最近的几十年中国的变迁如此的剧烈,代际间的观念差异大实属正常。其中体现的最为明显的关于“前途”之争。人生中一半以上时光在计划经济时代度过的父母们认为孩子们最好的归宿莫过于进入“大厦”,对,就是“直到大厦崩塌”中的大厦,泛指体制内,像是公务员、国企或者其他的国家机关。稳定,福利高,清闲。虽说在如今的时代,大厦已经崩塌(过好多次),并且也依然在持续崩塌,但是始终还是有少数大厦确实能够提供给人们难以想的福利,比如集资建房什么的。这也始终给很多父母以幻想,认为自己的孩子也有机会能够进入到这样高福利的单位中。虽然在目前来说,这类型的单位更多的处于一种神秘的迷雾之中,只有传说,却难以捉摸。但是在大城市中的年轻人关于生活的想象与认知早已进入了另一种新的状态,现在的时代是一种“流动的现代性”,“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了”,这是大城市中年轻人们的生活常态。在大城市中租房的的年轻人大部分习惯了这一切,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是在父母看来,这就是一种流浪,一种漂泊,甚至还可能是没有前途,不务正业。冲突由此产生。《莫欺少年穷》的歌词中写道阿民想要出去骑摩托车(猜测意思可能是去城市里当摩的司机),父亲一副不屑的态度,认为他是“搞笑”,给他四条腿也跑不起来。可以看做是一种对“闯荡”生活的天然不信任感。

摩的司机之梦


而所谓“依赖”则产生自如今的年轻人在当下畸形的经济结构之中无法找到的自己位置,在很多方面都不得不依赖父母的支援,最凸显的就是经济与社会资源。经济层面自不必说,“六个钱包”是成家立业的首要保障;而社会资源层面则更多体现在一些琐碎小事(比如父母多年来积累的人脉,安排工作什么的)或是在遇到一些紧急突发情况时候的应对。

这种既嫌弃又依赖的情感很容易造成一些冲突以及年轻人的压抑。因为嫌弃,所以可能经常会有冲突;因为依赖,又在很多时候不得不低头认罪,立正挨打。如果有可能的话,阿民也是想摆脱父母实现自己的经济独立的,然而你我都知道,这并不容易。

3.

九连真人的音乐在编排上同样非常值得说道。

目前九连真人只放出了三首歌,但是已经可以预见,他们的第一张专辑应该全部都是关于阿民的故事,会是一张概念专辑,整张专辑呈现出一种戏剧性与统一的概念,这是一种比较高级的玩法,像是一出音乐剧一样。

事实上我第一次在虾米X滚石乐队大赛的广州站听到九连真人唱《夜游神》的时候,就是这种感觉。那个时候听不懂歌词,但是还是被震撼到,独白与音乐相结合,像是在看一部电影

在虾米X滚石的乐队大赛决赛现场,九连真人表演了《夜游神》与《莫欺少年穷》两首作品,当时的评委之一张亚东并不是特别感冒。他说:“既然歌词听不懂,那么音乐就显得非常重要。……我给你们一点点建议……你们两首歌基本上都是在六级上,完全在六级上,对我来说可能有一点时间太长了,大声的六级小声的六级,那么多路为什么一定要在六级上?唯一的建议,一定尝试不改变旋律的情况下和声离开那个六级一点点。”张亚东说的六级,是指这两首歌的伴奏从头到尾基本上都是在围绕着Am7这一个和弦来打造。这一点音乐大V邓柯已经有过精彩分析。事实上,观众在听的时候并没有很闷的感觉,因为很大程度上被小号给吸引走了。俗话说,有小号的乐队都惹不起。 不同于在爵士乐中小号经常作为一个旋律乐器,起着引领整首曲子的作用,在很多摇滚乐中小号更多的作为一种和声方面的补充,营造一种氛围。有时候小号会换成唢呐,比如彩虹合唱团和热狗在简单生活音乐节上合作的那首《差不多先生》,中间有一段也加入了唢呐,产生一种不一样的紧张、压抑乃至邪典的意味(那个视频不知道为什么全网找不到了,如果有知道在哪里可以看的朋友麻烦告知一下)。九连真人的这两首歌里也一样,小号并没有大段的独奏,大部分时间是为营造紧张感与压抑感,比如在《夜游神》中砍人真正发生的那一段,实际上是用器乐代替了歌词对于情节的描绘,但是却充满想象空间,像是电影配乐一样。从这个角度来说,整首曲子只用一个和弦,再辅以其他乐器的巩固,同样能够凸显紧张感,因为这种从头到尾的单调事实上正是在制造某种不和谐感,带给人不安的感觉。

这两首歌也让我想到了GREEN DAY的American idiot这张专辑,同样是概念专辑,音乐剧,也同样是关于一个少年迷茫心境的描述。在American idiot中,这个小男孩也是独自离开家乡去流浪,途中遇到了带他一起疯狂的ST. Jimmy,还有一个令他心仪的女孩。最终男孩还是回到了家,那么他的迷茫有了答案吗?并没有。并且他连那个令他心仪的女孩的名字都想不起来了(最后一首歌whatshername)。

《疯狂的外星人》上映之后争议也很大,很多人喜欢很多人不喜欢。当时知乎电影大V某骑士评论这部电影的时候说主角两个人到最后没有经历成长,各个层面的。这个确实是,但是我认为,主角在结尾处完成成长这某种程度上说也像是好莱坞剧作的一个套路。因为有些时候,故事本身就是为了呈现某种关于这个时代的荒诞性,关于一些观点和观念的荒诞性。比如American Idiot,小男孩出去流浪一圈就能够获得成长吗?传统的励志故事一定会这样编,经历了各种挫折磨难之后,小男孩心中的疑问有了答案。但是在如今这个媒体乱象、信息爆炸、消费主义妄图接管人们整个生活的时代,让一个没有形成完整价值观的少年去流浪无疑是危险的(也许任何时代都是这样)。所以作者事实上也是在质疑这种“成长类”故事。

同样的疑惑我们在阿民的故事中也能够感受到。前面已经说过,《莫欺少年穷》并不是像他名字反应的那样是一首励志歌曲,所以即便最后阿民的故事没有给我们一个答案,我觉得也是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些歌里面体会到了什么样的情绪,以及这些是否打动了我们。只是目前九连真人成名太快,甚至都还没有时间把自己的整张专辑录完。

回到最初的问题,如何与这个世界以及自我达成和解,融洽相处?不知道阿民的故事在后面会如何发展,不知道他会不会有一个幸运的结局,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找到答案。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