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littlesun
3littlesun

回家的路还远吗?

意大利的石头城-马泰拉


大家好,这是第一次在matters发文,想先发一篇之前写过的游记,因为疫情关系已经很久没有出游了,拿这篇出来回味一下,期待下次的意大利之旅。

------------------------------------------------------------------

一,

顺着鼎沸的新城开车过来,沿着旖旎的山路进入Sassi老城区,车行渐稀,人声渐寂。打开车门,就看到对面萧索的山崖;峡谷内,盛夏的日光下缓行的小溪。

山崖上清晰可数的天然岩洞,自公元8世纪起到13世纪被众多修道士用作修行之地。峡谷寂静无人,偶尔见到几只从非洲来的小型鹰翱翔在半空。曾经茂密的植被在夏天只剩下一些零星的灌木丛。本来有几条很美的徒步路线可以通往山顶和谷底,可是由于天气潮湿多雾的缘故,老城贴出了告示: 早8点到晚7点请勿在山谷内徒步,以免意外发生。

仰望山崖对面的Sassi山城,仿佛巨人在岩石上敲打出的雕塑,浑然天成。灰白色基调的巨石,天然和人造洞穴,房屋、教堂,层层叠叠,犬牙交错。一户门口的石阶又正好是另一户的屋顶。整个城市从山顶成梯状延伸下来,既有防御的意味,又巧妙地利用了地势。这建造结构和当地的用水状况息息相关,也是它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缘由。

在老城的岩洞内,房屋的墙壁上,经常可以看见贝壳的化石,据说两百万年前,这里曾是海。谁知沧海桑田,这些冒出海面的钙质岩松软,易挖掘,人们除了利用天然滴水形成的岩洞,还学会了在天然洞穴中凿出土石来扩大居住范围,或者更直接地在天然岩洞旁用挖出的石头建造房屋。旧时器时代,这里就有人迹,而人类有记载的、持续的生活记录,也已经超过两千年以上。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它更让人感动的是保存的完好。虽然数千年来,生活方式和用具都在不断改变,但相对于外界现代化的进程,时间的流逝在这里似乎特别缓慢。天然洞穴和人造洞穴的衔接仍清晰可见,曾经的窑洞教堂的岩壁上还可以看到一些公元5世纪的壁画,它们的风格考证了本笃会修士及拜占庭对此地的影响。

入住窑洞宾馆,又是别有风味。(www.sextantio.it) Sextantio的理念是尽可能地维护古迹的原貌,在此基础上提供舒适的起居。酒店的接待处和用餐室是早已转为民用的本笃会修士教堂。为了埋下电线而不破坏原貌,用餐室的地砖曾一块块被小心地撬开,编上号码,又按照次序一一放回原处。

我们入住的房间是两个内外相通的窑洞。可以看出一进门的卧室是后天人工扩建的,岩壁上还有凿子敲打过的痕迹,内外间相接处有砖垒出的半圆形拱券。安置为洗漱间的内室却似乎是天然洞穴,墙壁是粗糙的钙质岩,脚下也崎岖不平,还可以看到一个已经废弃的蓄水池。置身其中,想起赫拉科力特说过的,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而我恍惚之间,仿佛踏进了几千年前的时间之河,踉跄地追逐着源头。

夜晚,对面的峡谷隐入黑幕。从山头看去,老城里星星点点亮起萤火虫般的昏黄的灯火,人们开始在露天的餐馆用餐,由于地势陡峭,话语声从深处传来,在石头城中回荡。从高处的眺望塔望过去,人声缥缈,人形恍惚。踏着石阶,一脚深一脚浅地走入老城深处,仿佛走进一副画卷里,感觉真的很奇妙。

二,

冰河时期过后,这里曾经历过树木的大量砍伐,造成水土的流失,加上钙质岩的多孔结构,完全不能锁住水分,无法形成泉眼,因而马泰拉一直有饮水难的问题。峡谷内的小溪水流缓慢,还成为了城里下水道污水的排放地,无法饮用。 直到1920年,马泰拉的喷泉还只有老城的山顶一处,也就是大家的主要饮用水来源。

然而人定胜天。早在青铜时代,马泰拉就有蓄水池遗址可考。这个蓄水系统被改良,沿用了下来。每个家庭的屋檐上都有下水管,然而与众不同的是,这个下水管的下口不是排向街道,而是通到屋内的蓄水池。内壁涂过一层熟石灰的蓄水池有着较好的防水性。每一滴金贵的雨水就这样被收集起来,在各家的蓄水池中,作为家用。而当家中的蓄水池装满后,雨水会顺着蓄水池壁上的满水口流到地势较低的邻居家的蓄水池中。稍加注意也可以发现,除了依附陡峭的地势,整个老城的地面在建造过程中也有意形成一定的倾斜度,在多雨的季节,雨水即不会被浪费,也不会积水成灾。雨水就这样从一个蓄水池的满水口到另一个,流经整个马泰拉,进入大型的公共蓄水池。这样的公用蓄水池在整个马泰拉一共有两个。容量较小的那个也有1000到1800立方米的蓄水量。当公用蓄水池也满,雨水将灌入峡谷。世界文化遗产中重点保护的正是当地几千年遗留下的蓄水系统。

直到1958年最后一批居民搬离马泰拉老城,当地人还没有用上自来水。而家家户户有蓄水池带来的后果就是岩洞或房屋内极度潮湿,卫生条件的欠缺,又导致疟疾横行。

三,

 18世纪后期开始,马泰拉人口激增,窑洞边建造的石屋无法容纳所有人,城里越来越多的穷人开始重新住进了窑洞。饮用水困难,没有隐蔽的下水道系统,卫生条件缺乏,人畜共住,疟疾横行。在1949年的意大利,新生儿死亡率约10分之一,而1949年的马泰拉,新生儿的死亡率几乎达到50%。 

"在那些黝黑的洞穴里,目光扫过岩壁,我看到床,破旧的家具和摊放的衣物。地上窝着狗、绵羊、山羊还有猪。通常,每个家庭只有一个这样的岩洞可以栖身。所有的家庭成员都住在一起,男人、女人、孩子和家畜。两万人,就这样生存在这里。 " 这就是1935年的还不为人知的马泰拉。 

意大利著名画家、作家,也是医生的卡洛·利维 Carlo levi 二战期间做为反法西斯的活跃分子而被流放到这里。这位来自都灵的富家子在他1945年出版的《基督停留在埃博利

》 一书中对这个穷乡僻壤进行了描写。埃博利曾是到达马泰拉所在大区的前一站,书名的意思是连基督都无法到达的地方,世界已经将它遗忘。而这书的出版终让这个在生死线挣扎的岩洞城市得到了关注。战后,意大利政府索性投资建了新城,把所有人从老城搬迁了出去。荒芜的老城独自在烈日和风雨中存活了下来,直到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如今的老城还在缓慢的修复过程中重生,随处仍可见长满杂草的窑洞。而新城里成长起来的年青人已经丢掉了他们祖辈的生存技能。2014年,新城因技术故障而断水三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有人甚至为了存水大打出手。我的导游告诉我,他们在收到断水通知后,将家里所有可以装水的容器利用了起来,然而,由于没有管理用水的经验,缺乏对用水量的控制,全家在第一天过后就用掉了一大半的水。而她曾在老城的窑洞里生活过的奶奶,处乱不惊地将水存够,还为家庭其他成员提供了两天的水量。 

马泰拉(Matera) 位于意大利南部的巴西利卡达(Basilicata)大区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