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歌
纵歌

众生百态|我在城中村开书吧

“很累,还要吵架。”

书吧老板之一——多田这么回答了开店的感受。

书吧地处于坪洲地铁口附近的城中村内。虽说是城中村,这一带的街道被整治的很干净,路面没有垃圾、异味。一路过去,电子设备维修铺、潮州肠粉、快餐店、超市、药店挨家挨户。书吧右手边就是一家菜鸟驿站,对面是一家便民超市,不时有行人和快递小哥匆匆而过。

这里生活气息浓郁。作为一家不以商业为卖点的文艺书吧,「附近」在其中略显的独特和唐突。“没想到的是,正是因为和快递点太近了,很多人过来拿个东西就走了,反而不会进到书吧坐坐。”

「附近」旁的居民楼在晾衣服,而他们选择晾书。

“为什么要选择这几本书挂起来?”

“因为便宜。这本局外人只要七块钱。”

“希望书能像衣服一样,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附近」书吧的老板共有四位:设计师醉马、人类学用户研究员老叶、算法工程师多田、还有程序员刚哥。两年前,多田和醉马因为在其他咖啡馆参加电影放映活动而相识。开书吧是醉马很早就有的想法,只是迟迟没有落实。

老叶曾经在大学里组织过社团,但因为学校不支持,缺乏场地;电影放映活动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场地方,无法继续放映,多田也想为此做点事情;恰好这时,路过这里的醉马发现老板要转租,他顺便问了一下租金的价钱。

这就是「附近」书吧的开始。

在醉马的牵头下,四人于今年七月底确认了要在深圳坪洲的城中村开书吧,2000元每月的租金是四人可以共同承担的花销,加上装修水电,每个人一共要投上万元。做了一个月的准备后,「附近」书吧成功在九月初开张。国庆期间,这里已经连续举办了几场小型的文艺活动。

采访在上午十一点半开始,按照「附近」书吧目前的规划,这还没到营业时间。书吧开门的时间大约是下午至晚上,每个夜晚都有电影免费放映,周末则有读书会在这里定期举办。

书吧不卖书。现阶段的目标就是靠建立会员制,收取活动费、酒水费,和场地租赁费保持盈亏平衡。如果可以,他们也希望能收回本金。几排书架上交错堆放着书籍和文艺摆件,人文史哲类几乎占据了90%,常规书店的畅销书在这里一本也找不到。

多田知道做一家能够盈利的文艺书吧,在这个时代是多么不容易。加上疫情的推波助澜,以售书和文创为主打的诚品,也宣布要离开深圳。因此在前期,他们并没有把盈利当做重点考虑。

直到自己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他才明白:如果收支无法平衡,这件事根本做不远。

上班之外,要长时间呆在书吧,也让人容易感到无聊。和工作一样,如果没有经济上的回报,很难让人有充足的动力消耗这种无聊,也会让人怀疑它是否真的给社会创造了价值。

很多人一进书吧,问完这里是做什么的,第二第三个问题就是:那你们赚钱吗?“我们真的不赚钱,我觉得我们是不同思考的方式,我不会问别人这个问题。”醉马说。

自从他们在城中村开书吧的事被推广了之后,就有人来讨教模式能否复制,想启发创业理念,询问未来规模想要做到多大,“我没法回答。它完成了它的使命,它就可以死了。”

四个人中,醉马是唯一选择辞职,全职开书店的人。“为了他,我也要考虑盈利。”多田说。尽管书吧已经面向社会开张了,但因为对内缺乏一套规章制度,多田觉得还达不到心里“开始”的标准。

装修费一共要四万块。在被醉马统一整改前,「附近」的风格并不是一个吸引人进来坐坐的地方。他通过向别的艺术家学习,把卫生间藏在衣柜里,不惹人注目,“有人进来问我有没有卫生间,我还挺开心的。”


醉马根据电影自己设计了文创产品,在书店售卖

多田认为,他们目前在宣传上遇到的困难,是因为没想好第一阶段的营业模式、商业特点,只看重了视觉设计,所以不知道由什么作为宣传依据。而这才是如何把附近居民吸引过来的核心。

他们也曾印传单在周边派发。但传单一张几毛,几百张就要上百,成本不低,不是长久之计。他们想把成本控制在一毛钱内,并且印在更可能被保留的东西上,比如书签。同时也要更简明的传达:「这家店到底是要干嘛的。」

采访中途有顾客想要一杯百香果,多田还没有学会这款饮品的制作方法,“能不能换成手冲咖啡?”,鲜少有商家能改变顾客的需求,好在对方欣然同意了。每天开店的时间也是不固定的,有顾客觉得,去书吧就像探险一样。

但有一个实际的问题没有考虑到位:「附近」作为一家书吧的注册名字有些尴尬。在地图上搜索附近,只会出现附近的什么地方,而只有搜索「Closer附近」,才会导航至这里。

这个名字的来源,是多田和老叶喜欢的牛津大学人类学家项飙在《十三邀》中对附近性的表达:怎么面对个人在社会中日渐原子化?应该重新找回这种附近性,与社区和他人建立连接。

在此基础上,多田希望这个书吧能推动人们做更深层次的阅读,并且利用这块场地资源,鼓励居民自主举办一些活动。

否则,休闲时间的消遣,只剩下了不断地去消费。在被认为只有购物中心好玩的深圳尤其如此,多田希望「附近」能给人们提供一个新的去处和选择,同时也不只是他们做单方面的文化输出,而是可以与社区居民一起共创交互的空间。

这样的想法是理想的,注定也是抽象的。他们不得不考虑该怎么以具体的方式宣传这些想法,让别人一句话就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就像有的小众书店做精品咖啡,有的做芳香理疗,「附近」也需要寻找自己的主要卖点。

在等待多田做采访的期间,不时有路过的行人,会好奇地打量这个明黄色的店铺,在门口驻足一会。但由于「附近」那时还没有开始营业,门口也没有海报介绍具体情况,他们也只能匆匆地离开。

“如果我们不确认好营业时间,这些顾客就会流失掉。”多田说。后来,有顾客因为搜索“附近的书吧”而来到这里。哪怕搜索显示出来的第一条结果是大型连锁书店“西西弗”,他还是选择来这家不到五十平方米的书吧坐了一天。

这就是大型书店所比不了的魅力。“把这里当成自己家客厅。”一进门,多田就这么说道。因为订蛋糕和借充电线,隔壁蛋糕店的小哥和对面电脑行的老板已经和他们很熟识了,“就像朋友一样。”

- 文/纵歌

-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坪洲地铁站附近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