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叶子
地球上的叶子

时光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Time is fair to everyone

合作与冲突

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是复杂多样的,其发展阶段的数量也决不是千篇一律的。

发展阶段,经历五个或更多的发展阶段的事物也是存在的。

例如生产工具的发展史: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制手工工具时代、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大机器时代、电气化时代、今天的信息化化时代。

人们再也无法把生产力的发展过程纳入三段式的框框之中。由于否定之否定规律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发展过程中。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次否定,都是形式的更新[否定]和内容继续发展[肯定]。而形式的更新[否定]是为了适应内容发展的需要。这样,人们就容易理解一般哲学教科书中所说的“辨证的否定”,一方面是事物自身发展过程的中断----指旧形式的结束和新形式的产生;另方面又是事物自身发展过程的连续----指内容在新形式下继续发展。

因此,从发展观来说,否定的是不适合于内容发展需要的旧形式,而不是否定内容。例如无产阶级革命否定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旧形式],而不能否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容----消灭资本主义社会中高度发达的现代大工业生产力。相反,肯定的、并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恰恰是资本主义社会遗留下来的生产力[内容]。

又如麦粒的否定,将麦粒种入土壤中,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麦粒的内容[遗传物质DNA]得到发展。随着麦粒内容的进一步发展,麦粒的形式便无法容纳内容发展的需要了,于是,麦粒便被突破---成为麦芽。麦芽进一步发展,出土长成麦苗。

麦苗是对麦粒的否定,但这是麦粒自身发展的环节,若没有这个否定,麦粒永远是麦粒,就无法发展。

人与动物不同,除了生存本能之外有逻辑,有理性;人与机器不同,除了运算分析之外有感情,有温度。人类有野心,有梦想,诉说正义,追寻自由。经过上万年的进化和演变,人类超越了其它物种,立足于食物链顶端,人既无狮象之力量,又无虎狼之爪牙,却能擒狼缚虎。人性得到了一次螺旋式的上升,从爱,到恨,再回到爱。

为自己打工,为自己的成长负责。找到让自己技术提升的方向,不浪费自己最宝贵的时间。只有克服内心的恐惧和自我偏见,才能收获成长

信念似乎会影响很多事情:信念影响动机[2]。

信念影响压力[3]。信念影响我们的自控能力[4]。

信念影响我们学习、改变的潜力[5](成长心态)

大多数信念都是我们自认为的事实,然而并没有得到任何积极的验证。

解决办法 VS 画饼充术

内容性质的安排,在实际职场工作内容安排当中,我们会遇到工作困难,而在面对工作困难的时候,领导们的态度,更易窥见领导是否真心想栽培你,任用你。愿意栽培你的领导,当你遇到工作瓶颈时,会给你实用型方法。要么是传授你具体的工作方法,要么是给你介绍相应的资源和人脉,总之是能让你快速解决困境,看得见摸得着的办法。

而只是利用你的领导,在你遇到困难时只会给你画大饼,猛灌鸡汤,至于事情的成功于否,都不会影响到他一点。

1979年7月某日,《明报》刊登招聘高级编辑人才的广告。我寄出了中英文应聘信。过了两周,没有回信。8月初一天中午,我冒昧登门《明报》总部求见董事长金庸,其秘书说,“查先生(查良镛,即金庸)有空,可以谈10分钟”。

会面时,金庸问:“你的英文应聘信写得不错。你在哪儿学的英文?”我说主要是自学的。他又问我:“你的兴趣在于哪个朝代呢?”我说对不少朝代都有兴趣。他接住话题说:“既然你涉猎甚广,那我向你请教几个历史跨度比较大的问题。”

第一个考题:欧亚两洲不少国家发生过宗教战争,如欧洲有三十年战争、英国与西班牙战争以及捷克胡斯战争等,持续至今的北爱尔兰共和军与英国政府的冲突在本质上也是宗教战争,而亚洲也有此类战争,比如菲律宾北部、中部是天主教势力,南部是伊斯兰教势力,政府军与南部武装部队的宗教战争不绝如缕。中国古代有的皇帝受道教徒撺掇,采取了四次大规模灭佛行动,史称“三武一宗”(注:即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及后周世宗)灭佛惨案。为何佛教东山再起.

后,中国却从未发生过宗教战争呢?

我回答:中国历来没有宗教战争的原因之一,是中国人推崇“中庸之道”,向来杂拜鬼神,信仰不专一。这意味着中国人没有执着的、终极性的文化精神追求。这就使得中国不具备推动宗教战争爆发的狂热的社会和宗教氛围。

原因之二,在爆发宗教战争的国家中,宗教全面渗入政治和社会层面,“政教合一”是爆发宗教战争的前提。中国从来没有实行过“政教合一”。前提不存在,遑论结果?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在政坛长久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这就意味着中国缺乏支撑宗教战争的行政基础和经济资源。

原因之三,佛教在“三武一宗”事件中教门蒙难后,力主不予报复,这是宋代以后道教加速向佛教趋同的一个原因。从此,佛教、道教、儒教趋同性加强,对抗性趋无。宗教战争所需的对抗性极强的宗教思想基础在中国内部不复存在。

原因之四,排他性极强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均远离中国,亦即宗教战争的策源地远离中国,对中国是鞭长莫及。况且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长期处于交战状态中,无暇针对中国进行征服式的强制性传教。这层地缘政治的特点也是中国可以远离宗教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

金庸提出了第二个考题: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在其自述中总结太平天国十大失误时,把建都南京而停止北伐列为第一条失误,意谓一旦革命丧失了进攻势头,必然会淹没在旧势力的汪洋大海中。为什么元朝末年朱元璋崛起于淮北,并未北伐,而是南下占领南京为首都,西讨陈友谅、东征张士诚,多年后才开始北伐,却最终统一了中国?1926年,蒋介石开始率军北伐,占领武汉、南京、上海后,停止了北伐,先是用武力清除同盟者,接着又与占据武汉的国民党中央所辖军队交战,然后在1928年发动“第二次北伐”,不是也统一了吗?

先从太平军与清军对峙的情况说起。首先,太平军从广西起事,穿越了七省,却是旋占旋弃,未分兵置守,截至建都南京之日,太平军势力所及仅是苏、皖、赣三省的小部分地区而已,北方全部省份和南方大多数省份都在清政府有效控制之下。国家外交权也在清廷掌控之中。清廷征收商人厘捐“助饷”,又扩大富人“捐官”的力度,尽管在战时军费激增,清廷在财政上并未受到巨大冲击。纵横苏、皖、赣同时发生。曾、左两系湘军和李系淮军对汉族民众尤其是知识份子的号召力远远大于太平军。而太平天国领袖们建都南京后,沉迷酒色,加速腐败,在统治集团内部又相互屠杀,发生创巨痛深的内讧。太平军终于淹没在旧势力的汪洋大海中,乃是历史必然。


历史上有三个宦官专权的朝代,为东汉末年、唐朝末年和明朝。东汉末年尤其是唐朝末年,宦官集团能主宰皇帝的生杀废立,而明朝宦官集团有过四大权宦(注:汪直、王振、刘瑾、魏忠贤),却始终没有这样的影响力。原因何在?

我的应答是:东汉数个皇帝均利用宦官集团同外戚集团进行斗争,宦官集团势力坐大。唐朝末年宦官集团掌握了包括御林军(神策军)在内的京师卫戍部队的军权,难免拥有主宰皇帝生杀废立的权力。

明朝宦官集团的权威是依附在皇权之上的。明朝王振、刘瑾、魏忠贤、汪直为四大权宦,却连其本身性命也被置于皇帝之手。明朝皇帝对宦官集团牢牢掌握着控制力量,是由下述因素决定的:

首先,朱元璋颁旨不准宦官干政,人尽皆知。一旦宦官违背了祖训,若皇帝并不十分袒护宦官,这条祖训往往成为朝廷群臣同宦官集团进行斗争的法律武器。

明朝皇帝设立“东厂”特务机构,由宦官主理,以保护皇权不坠。皇帝还建立了另一个特务组织“锦衣卫”,却由勋臣后裔掌控,宦官集团不能染指。即使对于宦官集团掌握的特务机构,皇帝也不允许其独断专行,另由其他太监成立新的特务机构,如“西厂”、“内行厂”等,同“东厂”互相牵制。

历史上开国皇帝杀功臣,以汉高祖、明太祖为典型,动机是巩固子孙后代的百年根基。唐高祖李渊的天下是其子唐太宗李世民替他打下来的,李世民早年即挥师打天下,奠定了唐朝基业,作用与开国皇帝无异。在他治下,若非谋反有罪,他并没有如何屠戮功臣,也为子孙奠定了近三百年的基业。为什么?

汉高祖本来是里长,明太祖乃是乞丐、和尚,出身均低微。在当初追随他们的“从龙之士”心目中,并没有把他们太当回事。面对一众功臣,汉高祖、明太祖在心理上也略微有些自卑感,深深担忧日后子孙约束不了这些功臣。因此,他们在遇到挑战时,倾向于采取“狡兔死,走狗烹”的处理方式。

心理状态不适用于唐太宗。其父唐高祖李渊是隋炀帝的表兄弟,又多年担任地方高官。唐太宗是天潢贵胄,说他是“皇族”确实受之无愧。他召集过来众多“从龙之士”,本来就是为他家门下奔走效力之辈。在他们心目中,即使唐太宗没有做皇帝,也是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即。唐太宗登基称帝后,无须担忧这批“从龙之士”会有不敬举动,遑论诉诸谋反的极端行动。

金庸对我说:“你知识面广,口才也可以。可是《明报》不是电视台或广播电台,是报社,是以文字形式同读者见面的。所以你还要写一篇大约6000字的文章,一周交卷。

薛理泰:早年命运中的三次机缘,三策智库网

提高意识的质量,找到最好的种子:把每个信息点当做一颗种子,但注意区分他们的来源。寻找可信的信源而非在互联网上随意搜寻,比如和导师或者有经验的人谈话,而非不停地刷头条 —— 你应该拥有自己控制信息输入的权利,而非把它交给别人。

培养好奇心,发芽生根:好奇心是推动我们变得智慧的动力,因为想法只有在内心渴望探索的时候才能生存。而如果不能培养好奇心,再多的教育机构,再多的图书,都不能帮忙解决这个问题。

勤奋的挖掘信息,积累技能,让你的智慧之树长大。想法没有实践就毫无价值,好奇心没有勤奋也就没有成果。如果我们好奇,就必须开始研究、学习和挖掘相关信息,弄清楚怎么回事。没有知识,好奇心只是空中楼阁。好奇心是矿灯,告诉我们该去哪里;而勤奋是矿镐,帮我们挖掘知识

生产和传播你自己的种子,不断地重复你知道的东西。为了确保质量,我们应该和比较尊重的人讨论调查结果,获得反馈保证其完整性;并且通过教育的形式传播给他人。

管理-读书笔记

==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说的是不敢冒险、思维僵化、故步自封。

这3诫的共同点很明显,都是行动不积极。我们分别来说一下这3诫。管理层所肩负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利用公司的现有资源进行谨慎的冒险,从而确保公司未来的永续经营。

==信息获取==

对所获取的信息要进行再思考,要自己深入了解,不能别人给你什么、说什么,你都照单全收。这样只会产生几个问题:

一是,疲于奔命; 二是,信息错位,沟通不畅;

三是,只能完全信赖所谓专家。

===信息错位,沟通不畅===

任何事业都需要建立在对现实的清楚了解和把握之上,所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如果你放弃风险、顽固不化、故步自封、不可一世、破坏规矩、无暇思考、完全信赖专家和外部顾问、崇尚官僚主义、给出模糊的信息而且恐惧未来的话,那么注定要失败。所以,一定要避免这些坑,做一个管理者修养。

=== 锚定术 ===

所谓锚定术,是一种心理现象。人在对某个事件做定量评估时,会将某些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就像船锚一样限制着估测值。做决策的时候,人会不自觉地以最初的数值作为出发点来参考。竞选委员会倒赚了250美元,最关键的就是那一句,“那您准备付多少钱”先声夺人,定下了这次谈判的锚点,从而成功地化解了危机。在谈判开始的时候,你要向对方提一个尽量高的条件,哪怕苛刻一点。当然了,当我们第一次接到对方的条件时,也要对它的合理性抱有怀疑态度,搞清这是不是一个合理的谈判基点。人,不是利益驱动的,就是情感驱动的,这两种模式你用利益交换就没法打动他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非理性的成分。你的领导是否值得跟随,决定了你在一个平台是否有发展。

人,不是利益驱动的,就是情感驱动的,这两种模式你用利益交换就没法打动他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非理性的成分。你的领导是否值得跟随,决定了你在一个平台是否有发展。除了提高自己的识人的能力,同时也好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不出 3-5 年,你也会走到一个管理岗位,慢慢成长成为一个小领导。也要想想,自己是不是一个值得跟随的人。

旅行这件事,很多时候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插曲,你很难说一次旅行能给你带来什么切实的改变,但改变确实是存在的。写故事的人常常会用一种模板,主人公在平静的生活中碰到了一些阻碍,这个阻碍也许是困难,也许只是苦闷,这时候他碰到一个有意思的人或者去了一个有趣的地方,爱情或者新的世界给他平静生活的水中投入了一颗石子这颗石子会沉下去,爱人离开了他,旅行也行将结束。

水面会依然保持平静,但是水中多了一颗石子,他也不再是最初的自己了。,勾勒一幅江湖众生图鉴有娱乐城广场,家常餐馆,有街角酒吧,宽敞茶楼,有“虎头大奔”,“倒骑驴”,有社会青年,务工子弟,有痴情女,负心汉,候车室的小偷,村里的地痞,摆摊的算命先生,拉二胡的假盲人,有黑恶势力,绑架劫持,也有乡里乡亲,大义凛然,有相聚,有离开,有新生,有死亡。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