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叶子
地球上的叶子

时光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Time is fair to everyone

行走中的生命

人生难免一局又一局,事浑如一局棋,眼前胜负有谁知。劝君不必争先看,退步宽心宜.都爱家,可是谁爱你啊............


_不知天命_ - 天下有春 剧情版

在这幕悲剧之中,他们两人是编剧,是导演,也是演员,有时还充当观众。幕启时,既无掌声,也无嘘声,两人悄悄上台,没有脚本,也没有对白,但主角却动情卖力地演出了一幕又一幕的剧情。养成并保持开放的饮食习惯,前提是总有机会接触新的食物。这需要新的环境、新的朋友来引导我们。有时可能是无奈的选择。置身部落,看着黑黑的手捧给我们的半生不熟的食物,饥饿难耐的我们别无选择。说不定从此认识了一种新的人间呢。

古时候交通不便,旅行艰难,人一生一世难以体会世界空间的广大,只能数着时间过日子,看不到广阔空间的意义。信息空间亦如是,在互联网之前,广阔的信息、知识对人是不可见的,人只能从有限的书报、广播电视频道、人际交往中获得信息。相信互联网,相信生活。活色生香的生活,我相信生命所承载的欲望,如果欲望枯竭,那是因为你不配拥有它,生活里无尽的细节像千百根刺刺中我,让我血肉模糊,让我痛不欲生。而这些细节别人根本不会留意,他们都长着鳄鱼般坚硬的皮。不能任由自己被恐惧侵袭。这点最难做到。

恐惧总在夜里来袭。她听到危险步步逼近但却无处可逃。她在床上翻来覆去,夜不成眠,房子的租金、物业费、杂七杂八的税、唐丝的漂亮衣服、汽车保养、保险、电话账单、游泳池年费、度假花费、电影票、鞋子、牙套……她在心里将所有开支逐一列出后,眼睛张得很大,显然被这一连串的项目吓坏了。

她蜷在被窝里不再去想。有时她会半夜惊醒,坐在床上把账目左算右算,之后发现——她的钱不够付账,而白天算的时候,明明还可以的!她惊慌地开灯,找了张纸写上全部账目,再次左算右算,直到重新找到正确答案,这才精疲力竭地关上灯。

在书写自己的童话,转过身发现其暧昧不起,这一本很值得看的书,除非你明白这两个人的关系

这个题目本身已让我大好 不思量自难忘,佛说一切皆有缘,是我自己的非思量,出“思”的弊病。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思有二种:一种是正思惟,一种是邪思惟。没有思量分别的思,是正思惟;有思量分别的思,是邪思惟。非思量,对极了,我们都需要一些不同的精神上的食物,无可辩驳的真理。在一边倒的集体意识中,个别的理智者很容易沦为攻讦谩骂的对象。所以,明智者更乐于选择一种沉默静观的态度。

生来平庸,茅屋未破衣暖饭饱。打量比较,陷于名利未圆其梦。前方泥沼,后有余埃。微笑苦笑,未知几年几日。没有接受适当的训练,不知道如何去感受这种需要和自豪感。



就会满足于笨嘴拙舌的文字,深感痛苦,因为他缺乏自我表达的手段。就是个舞伴。你要把它当做朋友,和它一起跳舞,要为它付出,毫不保留地付出,最后它就会回报你……你要对自己负责,努力生活,知错即改,用行动向生活发出邀请……然后它就会入场,与你共舞一曲华尔兹。

喜欢这个女人的原因,边想边看着地图,如果她过分了她会承认自己过分,如果她错了,她也会承认自己错了。她总是那么真实。她的言行举止全都发自内心,不掺半点虚情假意。

约芬一声尖叫,扔下了削皮刀。方才刀子在马铃薯上哧溜一滑,刮去了腕上的一大块皮。血,到处都是血。她看着青色的静脉、红色的伤口、白色的水槽、黄色的塑料沥水盆,以及盆里削皮后又白又亮的马铃薯。血滴滴地掉落,弄脏了她的白色罩衫。她双手撑在水槽的边沿上,哭了起来。

她需要哭一场,不知道是为了什么。有太多的理由,眼前就是一个现成的。她眼晴一扫,找了块抹布,拿来缠住伤口。我快变成喷泉了,眼泪的喷泉,鲜血的喷泉,叹息的喷泉,让我死了算了。这倒是个解脱之道。任由自己死去,不声不响地。如同油尽灯枯。就让我杵在水槽边直挺挺地死去吧。但她立即纠正自己,没有人能直挺挺地站着死去,要么躺着,要么跪着,把头伸进烤箱或者浴缸。她曾在报上读到,女人最惯用的自杀方式是跳楼,男人则是上吊。从窗口跳下去?她永远办不到。但她可以一边哭一边任由自己的鲜血流尽,不去想自己体内流出的液体是红色还是白色的,慢慢地昏睡过去。或者干脆扔掉抹布,把手伸进水槽!甚至,甚至……可这样还是得站着,而没人能站着死去。

除非是在战斗中。在战争年代……

战争还没有开始。于和平年代……

她吸了吸鼻子,整了整捂在伤口上的抹布,强忍住泪,定睛望着自己映在玻璃窗上的身影。她的铅笔还插在头发上呢。来吧,她对自己说,削马铃薯吧……其他的事,以后再想吧!

活着像是堆积木,一块一块用心地堆着,正如那些生意场上稳扎稳打的商人一样。她最后的逆转并不是求星星求爸爸求来的,而是她这么多年一点一滴的积累。正如花样滑冰运动选手,也许摔倒一千一万次,每天不停地练习再练习,只为最后能华丽地展示那高难度的三周跳。芬之所以能在丈夫离开后独立生活得很好,都是她多年默默地积累,只是她看不到自己的好。她会感谢上帝的爱护,感谢父亲的保佑……所有生活里的成就,她都归结为别人的功劳。

她低着头走路,她不能够在女儿面前树立威信,她后悔将出轨的丈夫扫地出门,她自愿帮姐姐捉刀写书……看到这样的女人真的有恨其不争的感觉。但是她有自己的优点,她善良而且乐于付出,她更多地在为别人默默努力,坚韧地活着。


为了别人比为了自己,对她而言,更值得去努力,去挑战自己。她心中的爱帮她开辟着新的疆土,让她成为了畅销书作家。她认真地活着,善良地活着。正如书中所说,生活一直算计着它给予与它收获的,然后根据账目索要欠账。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生来就比别人更容易成为焦点,比如芬的姐姐伊丝。每个看到她的异性都幻想自己能够和她在一起,得到她的青睐。她可以不费多少力气就得到一些东西。

正因为如此,她虽然带着比平凡普通的妹妹芬更多的才气出生,获得母亲更多的呵护,但却不懂得付出和努力。在她看来,一切都那么容易就可以得到,为什么还要吃苦呢?

她不需要认真地堆积木,生活对她而言更像是散在地上的积木,她随心捡起任何一块都能得到大家的赞赏。

但当容颜不再,溢美之词也不复从前。等到外表的光鲜和惊艳感逝去的那一天,她才初次体味到危机感——现在她手里什么也没有抓到,她需要靠别人活着。像寄生虫一样,靠任何一个人,靠妹妹写书,靠丈夫的钱和地位,唯独不能靠她自己。和她一起生活的老公终于不得不承认自己和一个怪物生活在一起,并带着儿子离开。

生活里,有些人愈久弥香,有些人越看越乏,东西还很多。当我们打了一场胜仗以为自己赢了时,总会有另一场仗等在前面。从前,我的生活非常简单。现在我越向前走,就越觉得生活复杂无比。可能我从前根本没有真正生活过……

人闲得无聊,有些人则闲得充实。闲也是一门艺术,就会明白人生并不是想怎样就能怎样的。有时候,不是你决定生活,而是你忍受生活,是建立在情感的基础上的。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野心或占有欲,而是爱……这不是对自己的爱,而是对他人,对生活的爱。对自己的爱是种不幸,只会让人迷失!当你爱上生活,你就得救了。

想要更好地生活,就必须投入其中。迷失后再找回自我,放弃后再重新开始,但是永远不要以为有一天我们能够歇息,因为生活永远不会停滞不前……安宁这种东西,我们只有在很久以后才能获得。

什么是友谊?这完全是一种比爱情更稳定、更强烈、更专一的爱,实在有些好笑了。所以有相互送礼物,然后寒暄客套地做朋友的必要吗?华东师范大学法语系袁筱一教授的导读也相当精彩,重要的只是要知道,为什么几乎所有的男人女人,在不爱了之后,都要冠冕堂皇地说,我们依然是朋友;

是要知道,在爱情的迷雾褪去之后,清醒的女人看到的,是一个失去了光环的男人的样子。不是谩骂,不是怨怼,不是反击,而是简简单单的‘认识’二字。”


所以真的存在恋爱吗?“难道女性在恋爱中真的目盲吗?非也,只不过就是选择性无视罢了。”要么孤独,要么落俗。

一个想让自己清醒的女性或许不会选择去谈恋爱吧,而选择踏出那一步的女性也只不过就是选择去和另一个异于自己的人相互妥协罢了。孤独和落俗,你总得选一样,“不要抱怨我对你的批判和衡量:我更了解你,但不会因此减少对你的爱。”在女人眼里,失去了恋爱光环的男人只不过就是一个充满缺点的臭皮囊。网上流行过这么一句话,深以为然,一直以为我喜欢的是你,但是后来才发现我喜欢的只不过就是看着你的时候我自己眼里发出的光罢了。不只在恋爱中,生活中我们也只是看自己想看的,其他不是看不到,是不在意吧。努力在您之外另行一个小小的依靠,这样有朝一日你不爱我了,我还可以抓住他。一个小小的依靠,不是其他的什么人,不是一个梦,也不是一个画面。他就是您所说的我的自私和我的骄傲,在痛苦之中,我希望从新寻回的是自我,我希望能抱紧自己,带着我的痛苦、我的怀疑和缺失的信仰,一个人待着。”

对你的评判和衡量:我更了解你,但不会因此减少对你的爱。失去幸福的不是我,而是您。您本该在信里字斟句酌,写出这句:“您很清楚,您不可能给我幸福,因为即便在我们最亲近的时刻,您也在心里保留了个小角落…一个波澜不惊的角落…它会对我进行评判。”

清晨,当白昼用一个梦将我们唤醒,我们会闭上眼睛不动,尽量还原梦里的场景,把它继续下去。打动人心的是两个人在漫天飞舞的垃圾中拥吻的画面。同样是他们一生的基调。仿佛是两只蛆虫,蠕动着挣扎着,在泥泞里互相伤害,也在泥泞里互相依靠。

谁会不动心呢。即使你我被整个世界鄙夷,也依旧还有一个同样的人伴随着沉沦。永远地沉下去吧,彼此拉扯着坠入深渊,管他什么名声、未来,什么狗屁幸福和阳光。一起溺毙在欲望的旋涡里,因为你只有我,我也只有你。一直到厌倦了的那一天,你杀死我。

称得上是爱情么?它不纯洁,它不高贵,它充斥着你所鄙夷的一切灰霾。可它惨烈壮阔,那余韵像熊熊燃烧的烈焰,焚尽所有对爱情的美好期望,在灰烬里生出一朵恶之花。它打败了所有爱情,撕裂那些华美又虚无的霓裳。他们不需要期望。那毁灭的欲望就像两个人住在酒店里,看着床边燃起的火,拥在一起看着它烧至身前,无动于衷。这一切低贱又真实,它的牵绊远甚山盟海誓,执着地生死相依。她给他脖子上挂了一个锁。"Where's the key?" 他问"What key?"她回答,两个人相视大笑。什么爱情。他们并未说过什么爱。只他杀了她,之后无法独活。

从我的冲动和我的选择里,看到了我没有的意图。


我觉得我在爱情方面斡旋得来的惨淡结果,证明了我并没有经常自问我的爱是否正确。也有可能,您对我来说确实只是个不得已的选择,但我并不是这样看待您的。我开始感觉到,您为我保留了一个特别的位置。然而,您的智力并不能更好地理解我,或许还不如以前;您的爱无法做到更加微妙;您的忠诚无法散发更多的光芒;您身上的一切或许都是平庸的。但我偏爱您的一切。

为什么?

既无敌人也无朋友。凝缩的瞬间,其连续在此告终。暂时已没有思考它的必要。喜悦从身体的核心点点滴滴地渗出,随即将包裹全身,既无敌人也无朋友”,只是最纯粹的喜悦。

时间不同,但再长都是很短的时间,将人生浓缩在这样的时间里,生命的浓度不是日常生活可以比拟。日复一日的训练,艰苦、枯燥、孤独浓缩在这样短的时间里。成功和失败都太具体了。赢是一种乐趣,面对失败又是另一种深度。

“没有不好的角色,只有不好的演员。”“没有小角色,只有好演员。”这些话,除了励志,也略显忧伤。角色不是交响乐团的乐器,再怎么没存在感,在音乐里都挺重要的。角色不一样,还真的太多角色可有可无,和你演技好坏没什么大关系。主角光环永远存在,这个世界的编剧,也乐于用熟不用生,所以生不逢时或是时运不济,每个人都或许有点。你命又不由你不知道,角色的剧本总是千篇一律,没什么惊喜,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舞台上也差不多。

人活着讲究叫“戏比天大”,其实也可以当做人生座右铭不是。如果是你注定要经历的脚本,演得惟妙惟肖一些,总省却很多的麻烦和重复场景的无聊。一遍过总能让你多歇息一下,真精益求精了,自己多发挥几个构思,多来几条,那也是你能力的体现。既然是角色,你总还是能揣摩他的悲欢离合、一颦一笑、喜怒哀乐惧。这也是给自己的人生多点预备,留点余量,储备未来。学而时习之,据说“习”不是温习,是行动、是练习、是习惯。演好现在的角色,尽可能的一遍过,省下的时间,当个编剧、当个导演、当个可以选择的角色,其实人生也还算有意思。究竟什么是文化?

人有多渴望一样东西,就有多善于说服自己去记住它的美好。世间只有一种真正的奢望,那便是人与人之间的诚挚关系。如果仅仅为物质利益而工作,那么我们就是给自身建造起监狱。我们关在里面,孤孤单单,只守着不能给我们任何生活价值的冥钱。我若是在记忆中搜寻给我留下长久回味的往事,若是总结一下我所经历的重要时刻,那么可以肯定,我忆起的那些时刻,都不是任何财富提供给我的。有几回在你以为要死的时候,在你面前缓缓融化开来,并且治愈了你的痛疾。

总不活不在政治体制里,还想逃离经济框架中吧。。。。。。

对于时时沉迷于思考,思想远远领先于现实的学者,浸泡在社会改造的车间里,尤其是在看不到成果的流水线上泡久了以后,总会有点“壮志未酬”的失落感。一生在条路上顾盼游离,而内心恐怕是坚定地属于学者的。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