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婴宁
齐婴宁

齐婴宁,现在的内刊记者,曾经的娱乐记者、图书编辑。关注一切好玩的事情

巴黎烧了吗///一本大学应该读完的书

这些年我们常说年轻就应该用来挥霍、放纵,不然人到中年便会惆怅。其实人生的单行道决定了不论怎么度过你的青春岁月,到30岁的时候都会后悔。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你计算时间的方式变了。不再是不知天高地厚,未来还很长,过去还太短。中年之后,人会像计算财富一样,看自己剩下得岁月还有多少。时间变少时,必然会产生荒废岁月之感,更加怀念当初。

想明白后就知道,其实都掉入了陷阱,还是应该像年轻时一样,好好看现在,好好做现在,唯此才心安。

之前看《巴黎烧了吗?》,一本非虚构经典之作,几乎所有学新闻的孩子都曾在各种必读书目里看到过它,很多记者推崇这本书。但是这样一本书其实是应该在大学就该看完,把很多细节内化到心里。当实践中碰到类似问题时,才会忽然明白当初看这个的意义。

其实这本书细碎的历史解读方式,不太像中国传统叙事传统。我们看历史,最想得到一个规律,或关兴亡,或是个人行事准则,如何能规避风险。普通人在历史里到底如何其实不大重要。

就跟罗振宇推的《王鼎钧回忆录》中的金句:

所谓大人物、小人物,是两个不同的角度,左手做的,右手不知道,台下看见的台上看不见,两者需要互补。大人物的传记是给小人物看的,小人物的传记是给大人物看的。这世界的缺憾之一是,小人物不写回忆录,即使写了,大人物也不看。

《巴黎烧了吗?》有意义的地方就在这里,记者通过采访、查阅史料的方式留下了小人物在巴黎解放这一重大事件中的瞬间。它不是小人物的传记,避免了小人物传记常有的无聊琐碎,毕竟写作、本身故事有其一都很难。同时,他又保证了小人物的一段儿好看的历史。

你能看到那个时代风貌的一面。即使作者采访了八百多人,用了五百多个人的故事,他依然只能表现冰山一角。但是那种狂欢、无序、历史的偶然,以及必然都在这里了。你得仔细睁大眼睛才能看到这些。

比如戴高乐派与法共的斗争,法共那个头说的巴黎值得死掉二十万人。最后盟军胜利了,肖尔铁茨没有负隅顽抗。但是死掉二十万人是不是也有这个可能性?这句话乍听特别难受,是法共可以攻击的一点,他们怎么可以不把普通人的生命当回事。但是战争的残酷性也在这一句。

德国那个狙击手,在自己的命与那个法国大人物的命之间衡量了下,最后没有扣动扳机,戴高乐逃过一劫。如果那个狙击手杀死了他呢?法国历史会发生怎样改变。还有美军、法军受到的欢迎,亲吻、玫瑰、眼泪,就像一出戏剧的高潮,带着很大的不真实,却明明白白的真实。

这种感觉,我看丰子恺抗日战争时逃难的文章时也有。上海已经打得不可开交,他在大房子里想肯定不会那么快,不是只有他一人抱有这样的想法。后来开始逃难,一路过去,拦车、搭船,在不能身临其境的时候,看着这些文字,你甚至会想,可能没那么可怕吧。但是就跟巴黎亲吻玫瑰的同时,也发生了战斗,有人就死在了与亲人相见的前一个小时,那个盼望回到老家农场的德国老兵也同样死了。

其实这一切那是真实的,我们的感受也是真实的。

或许文字的力量,不是主要让我们产生怎样的情感,而就是一种记录。丰子恺逃难是一种图景,细菌战下的浙江也是一种图景。执着于其中任何一点,都会是自我设障。

所以《巴黎烧了吗?》这样的书适合大学广泛阅读时必须看到,看过后,接着看作者其他书,如果产生兴趣再去探讨更多巴黎解放的历史。具象的东西应该尽量置前,理性的东西到来时才不会显得干瘪。

同样它应该成为一种线索,尽量多的阅读,在当时当地吸收营养。那些留存下来的东西,迟早有一天会用到。

这些书,如果是工作后再读,其能产生的化学反应还有用处会逐渐减少。因为随着生活经验的叠加,那些平凡人物的故事就像我们得庸常,无论带着怎样的历史光环。其能刺激我们处便少了。

当然写这些,还是想说,在能读书的时候,主要是上学期间,要多读。读无定法,之前说过的朱子读书法,是一种方法,读得少而精,熟读精思。但是广泛涉猎,也是一种方法。甚至应该兼顾。因为当你多到一定程度时,自然挑选出了主要兴趣,进而循着这条主线深挖下去。

还是那句话,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种描述不仅是当天、当月、当年,而是整个人生长度。想做的东西太多,能做的太少。想是必须的,不然会迷茫,丧失方向。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寻到一条路,持续走下去。越早下定决心越好。

就像我特别喜欢的《山月记》里那段话:

因为害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因为有几分相信自己是明珠,而不能与瓦砾碌碌为伍,遂逐渐远离世间,疏避人群,结果在内心不断地用愤懑和羞怒饲育着自己懦弱的自尊心。世上每个人都是驯兽师,而那匹猛兽,就是每人各自的性情。对我而言,猛兽就是这自大的羞耻心了。老虎正是它。我折损自己,施苦妻儿,伤害朋友。末了,我就变成了这副与内心一致的模样。

每个人的心魔都不同,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知道自己的心魔,只是不肯面对而已。《山月记》里那个变成老虎的人,因为反省,所以有了那样的清醒时刻。于你我也一样。

最近很多人在讨论中年人的油腻。其实能认识到自己油腻还是好得,最丢人的是很多人认识不到这一点,还洋洋自得。其中之区别就在于自省。

读书阅读所谋求的最终目标从来不是知识的叠加,那是一个永远都进行不完的工程。人做不完的事业是修身立德。这也是一百多年前《共和国教科书》会存有一本《新修身》的原因,它源于儒家的传统。无论是最早的孔子与徒弟的讨论,还是荀子的一日三省吾身,到明末大家关于如何修身立德的焦虑,日课、人谱、功过谱均由此而来。那么如此做了,是否就不焦虑了,就能立德成圣?或许也不能,但是迁善改过,一日给自己十分钟静思,与自己相处,总是好得。

这应该是避免中年油腻的办法,因为油腻是针对灵魂之污浊、言行之恼人而来,非观感中的胖瘦。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