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林
柯林

无定形

动荡的漫游

马尔多罗之歌实在是一本容易被误读的书,正如作者本人在开头提醒的那样,“愿大胆的、一时变得和这本读物一样凶猛的读者不迷失方向,找到偏僻的险路,穿过荒凉的沼泽——这些阴森的、浸透毒汁的篇章;因为,如果他在阅读过程中疑神疑鬼,逻辑不严密,思想不集中,书中散发的致命烟雾就会遮蔽他的灵魂,仿佛水淹没糖。大家都读下文,这没必要,只有少数人能平安地品尝这枚苦果。”读者很有可能迷失在纷至沓来的比喻和长满荆棘的描述之中,最终变得无法确定自己的感觉和这本书的意义。这很正常,因为从根本上来说,马尔多罗之歌展现的是一种混乱的精神图景,它就像沸腾的铁水般一刻不停地改变自己的样貌,而作者就在文字中不断地博斗着,善与恶混杂在一起无法分辨,变得难以捕捉。但关键问题是,马尔多罗之歌展现了什么样的图景,那令人战栗的外壳下,到底埋伏着什么?

 

 一条明显的线索在作者给一位朋友的书信中:“这个世纪的诗歌呻吟只不过是一些丑陋的诡辩。歌唱烦恼、痛苦、伤感、忧愁、死亡、幽灵、阴暗,等等,这是不顾一切地只想观察各种事物的幼稚反面。拉马丁、雨果、缪塞自愿变成了小妇人。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柔软的大头。永远在唉声叹气!因此我完全改变了方法,仅仅歌唱‘希望’、期待、‘宁静’、‘幸福’,‘义务’。”(写给达拉斯的信,巴黎,1870年3月12日)不难发现这里主张的内容和马尔多罗之歌中展示的内容大相径庭,甚至完全可以说,马尔多罗之歌恰恰是他希望“歌唱”的理念的反面。事实上,作者并不是有意表现这种黑暗残暴的状态,而是这种状态先于自己出现了,作者只是诚实地记录下来这种精神上的变动。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尔多罗之歌只是一部精神病症的记录,作者恰恰展示的是在纠结狂乱的精神中个人的挣扎和重生,也可以说,马尔多罗之歌是一部现代人的疾病史以及自我自愈的历史。不过作者治病的方式让人看起来令人难以接受,他的方法并不是给人以包治百病的灵药,而是让人在密不透风的毒罐中吸收黑暗和污秽直到自己能够免疫,并且因此变得更加强大和健康。亨利·米勒在《谋杀者的时代》中这样评价兰波、洛特雷阿蒙等人:“作为内行的入选者到处为家,他们懂得地狱的意义,但并不在那里落脚,甚至不做凡俗的生存。他们是超脱者,陶醉于一种生存状态与另一种生存状态的间隙。但是,那些受折磨的——产生于时间、产生于节奏的——自由精神只能把这些中间状态解作地狱本身。”(62)极速变化的时代摧毁了人对自身的整体性认识,意识被炸成碎片,变得混乱,他者的压力滋生了病变,所有他者都是“我”,“我”像垃圾桶一样吸纳所有的污垢和尘土。在这样的气氛中,作者接近了地狱,虽然他无法改变地狱,但地狱没有压垮他,基因突变让他成为了新人类,并开始欣赏这丑陋又壮丽的景象。作者并没有向这种混乱状态屈服,在那疯狂的言语中间,我们依旧可以窥见理性的闪光:“你是可恶的密探,监视我的因果关系,我不该遭受这种可耻的酷刑!如果我存在,我就不是他人。我不容许我身上具有这种暧昧的多元性。我要一人居住在我的隐秘推理中,独立自主……不然就把我变成河马。”(153)

 

 与这种不屈服的精神相对应而出现的,是幽默感。在疯狂的世界,非道德的状态,令人恐怖的暴力面前,马尔多罗显得那样轻盈,甚至让人想到卡尔维诺那本经典的《新千年文学备忘录》中的描述,或许我们也可以说,马尔多罗是借助镜子的影像砍下美杜莎头颅的珀尔修斯。虽然马尔多罗的世界中充满了暴力和疯狂的景观,然而他却能够在章鱼和虱子中间飞行,这是健康精神的体现,对照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中的观点,或许我们能够更好的理解这一点:“苦难,伟大苦难的培养——你们不知道么,唯有这种培养做到了迄今为止对人类的所有提高?灵魂在不幸中紧张,那种使之养成强健的紧张,它在目睹伟大毁灭时的战栗,它在承受、挺过、阐发、耗用不幸时善于发明和勇敢,以及那些向来只通过深度、秘密、面具、精神、狡计和伟大而馈赠给它的东西:——这些难道不是在苦难之下、在伟大苦难的培养之下被赠予灵魂的么?”(199)有意思的是,作者在和马尔多罗进行地狱漫游的过程中,并没有忘记在书外被这些奇怪文字折磨的“咬牙切齿”的读者们,他带着玩笑的语气说:“如果不幸,读者不喜欢我的散文,愿他不要对我生气。他承认了我的思想至少是独特的。可敬的人,你说出了真理,但是这是一种带有偏见的真理,而任何带有偏见的真理都是差错和误会的丰富源泉!”(144)“总之,我觉得你十全十美……但你不愿理解我!如果你身体不好,那就听我的劝告去乡间散步(这是我给你的最有益的劝告)。可悲的补偿,你满意吗?你呼吸了新鲜空气,再回来找我:你将精神焕发。别再哭了,我不是有意让你伤心。我的朋友,从某种程度上讲,我的歌不是已经赢得你的好感了吗?”(145)而在作品中,幽默的例子则更多,如变成黄道蟹的天使遭遇的种种滑稽事件,少年麦尔文信任金发大盗前往赴约却被当成狗装进袋子里,这种幽默近似于《巨人传》中的情景,不是文明世界中的那种矜持而礼貌的幽默,而是将人的性情舒展,并无限夸张化的幽默。不过在幽默的同时,作者又意外的反对“笑”,“啊,可恶的堕落,当人们笑时多像一只山羊!额头的平静无影无踪,让位给两只巨大的鱼眼(这难道不可悲吗?)……它们……它们开始像灯塔似的发光!我要郑重地陈述一些最可笑的语句……我不认为这会成为拓宽嘴巴的充足理由!我忍不住会笑,你们将这样反驳我,我接受这种荒谬的解释,但此时,这将是一种忧郁的笑。笑吧,但同时也哭吧。”在现代社会中承受幽默并不是毫无代价的,正如柏格森在对笑进行论述的时候提醒的一样,笑之中包含着一种漠不关心,但马尔多罗的笑并不是置身事外的。更准确的描述是,马尔多罗之歌是一种黑色幽默,自由的翅膀翱翔天宇然而肉身却被囚禁在地狱之中的幽默,这种幽默壮烈但不悲哀。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