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奶青
四季奶青

THAT'S LIFE

«浪潮»观影感想

“Autokratie” 德国一所中学的教师在黑板上写下这个单词。

这是一门关于独裁主义的课。

赖纳·文格尔是这门课的讲师,他是不情愿教这门课的,自认为对另一门课——无政府主义更有把握。走进教室,令他意外的是,学生还不少。

无一例外,学生们都知道德国纳粹——法西斯主义,有人认为独裁主义不会再度在德国上演,因为德国已经步入文明社会,独裁主义是浅薄无知的前人的产物。学生们对这门课期望并不高,态度散漫敷衍。

于是,赖纳·文格尔决定进行一个体验式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独裁主义。

核心领导角色在独裁主义专制政府中不可或缺。文格尔作为这个实验的发起人,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活动中的领袖。

整场活动贯穿着“纪律”。它一开始是强制性的,由讲师赖纳·文格尔设立规则的。他规定学生要称呼他为文格尔先生,学生要发言需要先举手征得领袖统一,且讲话时应该站起来。“纪律成就力量”,短短一节课,变化悄然在学生身上发生。

在第二节课里,这个班级有了统一的制服——白衬衫配牛仔裤。令我印象很深的一幕是身着白衬衫牛仔裤的蒂姆将自己的Nike、Adidas衣服和鞋包扔进一辆三轮小车,泼上汽油,点燃袜子,烧了个干净。

那一刻,他找到了归属。

接着,学生们给这个集体起了名字—— “浪潮”,设计了logo,创建了网页。他们将浪花似的图纹铺满街道、窗户、路牌,甚至包括一栋还在修建中的高楼的外罩布。一切的行动都是那么的疯狂。他们配合得完美无缺,“团结就是力量”。

“浪潮”的领袖——赖纳·文格尔享受到了学生们的崇拜和瞩目,也逐渐在簇拥下迷失了自我。

组织和纪律使这群人获得了归属感和认同感。集体之间友善和睦,纪律的力量也让他们尝到了甜头。许多人获得了他们不曾获得也不敢想的尊重和安全感。

学生们陷入了自我感动之中,也可以说是一种盲目的信仰。他们还发明了一种愚蠢又可笑的手势—右手在胸前划出波浪形,将它视为区分自己人和外人的暗号。

浪潮的每一位成员骄傲地、庄严地做着这个手势。

这是他们彼此共有的坚定的热烈的“革命信仰”,他们在这一共同信念的驱使下表现出了超乎想象的团结,甚至可以说是极端狂热的。

浪潮不断翻涌着吞噬着,越来越高。

电影结尾,赖纳·文格尔将所有浪潮的成员召集到小礼堂,发表了一番激动人心的演讲:批判政府的无能,社会贫富差距不断变大,社会的不公。

全场掌声雷动。

清醒过来的马尔科站起来反对,文格尔下令让人将这个“叛徒”带到讲台上来,四个人一哄而上将马尔科台上了讲台。文格尔问应该怎么处置这个叛徒,砍头或者折磨直至他屈服?

“这就是独裁者会做的事情”

“你们还记得上星期在教室里提出的问题吗?独裁统治在今天还会发生吗?”

没错,它发生了。但没有人意识到自己成为了独裁主义者。他们为集体欢呼着、呐喊着、自豪着。在“浪潮”里不分性别、不分地位、不分好生差生,他们在这个集体里充分感受到了让人着迷渴求的平等。

这里有一幕让我为之震撼。蒂姆冲上讲台,拔出手枪,喝令不许人离开。

他哭着说:“浪潮是我生命的全部。”

一周前,他还被人叫做“软脚虾”羞辱,拼命想要融入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喜爱。在这一周内,他的愿望被满足了,他归属于“浪潮”。为了它,他可以爬上几十米高的脚架,“浪潮”就是他生命的意义所在。

而这一刻,“浪潮”被宣布结束,他生命的价值也全部被摧毁了。

我久久沉浸在它带给我的震撼和警醒中,原来独裁复苏只需一周。

在路上听到有人在议论历史。

“我对历史没有什么感觉” “我对历史的印象就是老师在上面点ppt” “我只知道有十字军东征这件事,但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反思自己同样不了解历史。我知道法国大革命,我知道俄国十月革命,我知道十年文革。历史课本上寥寥几句称赞或是批判就是我对它们的基本印象。在导火索、成因、意义的分析下,我耻笑前人的无知和狂妄,我控诉暴力控诉战争。可历史怎么还是日复一日重演呢?我们真的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了吗?还是依旧沉浸在狂妄和盲目自信中?

独裁与民主,平等与不公,善恶丑美之间的界限并不分明。独裁可能是平等的,民主也会加剧不公。当人们身在集体中,为自己的信仰而自豪,预备为集体伟大事业奉献力量知识,他们感受到爱与平等,但同时他们可能也善恶难辨。

历史提醒我们的不是独裁主义专制政府战争血腥的恶果,它一直以来警醒的是复杂的人性。

时刻小心自己。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