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音
鸿音

飞鸿响远音

燃烧

下午热得身上粘乎乎,坐在电脑前对着空白的Word两眼放空,忽然听到了噼啪的声音,循声而去,看到大叔在院子的角落里堆上许多干草,熊熊的大火冲出浓烟带着噼啪的咆哮冲向天空,我就知道,这些天的生活垃圾正在被焚烧——如此朴素的方式。

忘了在哪里看到的,说是古时候人们一天吃两顿,上午九十点钟一顿,下午四五点钟一顿。正好符合干农活的时间。有时候记忆就是如此模糊,如此混淆,说不清“古”到什么时候,又是哪里的人。陶渊明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样说只怕九十点钟的时候已经干了一波农事了。午间烈日当头,难道人们不在树下阴凉处边乘凉边端碗饭吃?田间地头的人也许囿于烛火或无事可干,晚上或许没什么活动。可是钟鸣鼎食之家不免夜夜笙歌,至迟到北宋的时候,部分城市的夜生活已经足够丰富,无论是《东京梦华录》还是南宋都城杭州的笔记里都有关于夜市上诱人的美食的记载,这样说来,宋代都城的人应该不止吃两顿。不过我的门房大叔(其实专职是做饭,但也兼了一些杂务)倒的确是一天两顿,上午九十点钟,下午四五点钟,比如这会子他就又开始了“煮豆燃豆萁”的烹饪。早有耳闻,在部分非洲国家,豆制品是普通人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大叔就秉承了这种普通又传统的饮食习惯。他每次用蒸锅煮一大锅,吃不完就放冰箱或者烤箱里贮存。有次我打开看过,他还用了洋葱调味,应该还有孜然和其他调料。只是味道……我实在不想形容。

     好像这里的许多事都要通过朴素的办法完成。想找我的指导老师,学校网站打不开。想上学校的语言中心找寻法语课的信息,同样打不开。于是我先去了孔院的秘书处询问,得知了具体地点后直接去到现场,包括寻找我的指导老师的过程,也是先去了校长办公室的秘书处,经由一个热心大叔的带领找到了指导老师的博士生,最后才找到了他。正所谓“坐着谈何如起来行”,不动动双腿只在电脑前搜寻信息,在这里也是行不通的。由于话费昂贵,人们普遍愿意通过whatsapp交流而不是打电话发短信。一上午跑下来,我有些疲惫。气温固然只有三十度,强烈的紫外线还是烤得我头晕脑胀。走在主路上,看到许多穿着制服的女士清扫街道上的残枝落叶,一段两三百米的路就聚集了四五个清洁女工,但是更远之外目力所及并无一人。不知道这里的道路清洁规划是如何安排的,我只觉得整条路仿佛都在燃烧。飞扬的尘土,拦路的警察,行走的人们——另一种朴素的出行方式。不过十点钟的光景,远处已能看见热浪。一天还有很长。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