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盧
盧盧

自由工作者,即是不在社會安全網內的人類。香港人。正準備成為中女。有一對雙魚座性格擅長敲鍵盤的雙手,寫電影、寫小說、寫故事。

【我們皆瘋狂。】|這個禮拜啃電影

Kika(Pedro Almodóvar, 1993)

每一次去台灣,我都會去光南大批發尋寶,總是在那兒買到精選的大師電影。上趟旅程我買了數隻影痴典藏系列影片,一直沒有時間觀看,趁現在疫症蔓延,躺在家裡看電影。

一開始看見封面寫住阿莫多瓦導演,還真不知道是誰,但看見在架上這位導演的作品主題圍繞「女人、性、慾望」,正中我喜歡的主題,一口氣買了幾張碟。後來Wiki一下才知道原來阿莫多瓦,即是艾慕杜華,是他的台灣釋名。

我個人很喜歡他的《胡莉糊濤》(Julieta),寫女性心態和母女之間的關係相當細膩,看他的故事不會覺得沉悶。

Kika (1993),又名《蕩女 Kika》/《愛慾情狂》,簡單來說故事是講述,天真的Kika(姬卡)被一群心靈創傷引致行為異常的怪人包圍。

Kika男朋友(未婚夫):有戀母傾向,自從收到母親自殺的消息後,心靈受創。受創來源於內疚,沒有好好保護母親。後來演變成偷窺狂。

Kika的女傭:母愛泛濫。為了照顧和控制輕度弱智的弟弟,可以接受亂倫。

Kika的未來外父:習慣地殺女伴及性別認同障礙。

電視台女主持:未婚夫的前女朋友,行為心理學家,為了可以直接訪問殺人犯,可以不顧一切。

Kika在這群人之中,最多是不停找男人上床的蕩女,對性的態度比較開放,可以說是她是最正常的那個。

何謂正常

正常是符合社會規範,普遍人接受範圍內。我們習慣把「不正常」的人隔離處理,像是放在精神病院、庇護工場等等,然後在安全的遠距離中觀看他們。這種隔離處理同時賦給他們一種力量,「正常人」會對他們萌生害怕。記得我小時候在巴士站遇上亞氏保加症/輕度弱智的人,當時他問我巴士去哪裡,我害怕得躲在我媽身後。

當初,我會因為別人的「異常」害怕;現在,我是崇拜別人的「異常」,甚至發展出自己的「異常」。

DC漫畫的小丑就是一個好例子,無論是漫畫原版的小丑,還是華堅馮力士飾演的小丑,他們都是「不正常」的代表,而這個角色風靡全球,我也是熱愛小丑的其中一份子。

我們喜歡他的瘋狂,一切無法掌握才是最自然,就似天氣本是變幻莫測,變幻莫測是最自然的狀態。當然,我們知道假如每個人的擁抱瘋狂,沒有秩序的話會產生很多問題。我們被教導守秩序的同時或多或少否認了瘋狂的自己,拒絕我們攞有瘋狂的本性。

我們的社會不願意在那些被它驅離或禁閉的病人身上認出它自己;就在它診斷疾病的時候,它正在排病人。

-《瘋狂史》Michel Foucault

我們有著瘋狂的本質,在教化下我們變成「正常人」,忘記瘋狂。

但是忘記不等於我們不是。


文章初次發佈於Medium,此為修改版本。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