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ologia
Apologia

法律不是紙上的條文,而是充滿生命力的實踐。 ──約瑟夫·拉茲

『笛卡兒小傳』Ⅰ

前言:笛卡兒(仏: René Descartes、 1596 - 1650)是一位天資聰穎的學者。西方近世哲學的開剏者之一,並且是一位難得的數學者。後世讀者對笛卡兒的評價是多樣性的,認為他的文字有時艱澀難以體味,但大多數讀者都承認他是一位一流的哲學者。文德爾班教授在『哲學史要』一書中寫道:「笛卡兒總結了他那個時代的自然科學運動,用伽利略研究的豐富內容充實經院哲學的概念體系,從而重新建立了合理主義。從這裡,產生出深遠的形上學問題,在十七世紀後半葉這些問題引起異乎尋常的生動的哲學思想運動,——在此運動中新原理與中世紀哲學原理進行各方面的性質對應的結合。」從他的評語中,我們可以看到,笛卡兒對於他那個時代的傑出貢獻,正是如此笛卡兒的哲思在悠久的人類歷史長河中歷久彌新,被賦予永恆意義。

一、病弱的哲學者

一五九六年(我國明代萬曆廿四年),笛卡兒出生在法國安德爾-羅亞爾省的圖賴訥拉海(現改名為笛卡兒以紀念這位偉人)。他出身於地位較低的貴族家庭,父親Joachim是雷恩的布列塔尼議會的議員。1歲多時母親患肺結核去世,而他也受到傳染,造成體弱多病。母親去世後,父親移居他鄉並再婚,而把笛卡兒留給了他的外祖母帶大,自此父子很少見面,但是父親一直提供金錢方面的幫助,使他能夠受到良好的教育,追求自己的興趣而不用擔心經濟來源問題。

一六〇六年(明代萬曆卅四年),年僅十歲的笛卡兒進入位於拉弗萊什的耶穌會的「皇家大亨利學院」(Collège Royal Henry-Le-Grand)學習。 在那裡,他學習到了數學和物理學,包括伽利略的工作。 一六一四年畢業後,他遵從他父親希望他成為律師的願望,進入普瓦捷大學學習法律,並獲得業士學位(Baccalauréat)和文憑。

畢業之後,笛卡兒就完全拋棄了對書本的研究,走向實際。 他決心遊歷歐洲各地,向「世界這本大書」學習,收集各種經驗,隨時隨地用自己的理性來加以思考,以便從中尋求智識。 為了認識世界,一六一八年(明代萬曆四十六年),笛卡兒以志願兵的身份加入荷蘭的拿騷的毛里茨的軍隊。 但是荷蘭和西班牙之間簽訂了停戰協定,於是笛卡兒利用這段空閒時間學習數學,並四處拜訪一些著名的科學者。 他並不僅僅收集資料,而是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分析、綜合的理解活動上。 他不愛早起,常常在床上躺一個上午,仔細琢磨著科學問題。 他的解析幾何學,基本上就是靠在枕頭上發明的。 他同時還研究了天文學、地球學、氣象學等方面的問題。

1621年(明代天啟元年),笛卡兒退伍。

1622年(明代天啟二年),當他26歲時,笛卡兒變賣掉祖傳的採地,用4年時間遊歷歐洲,其中在意大利住了2年,隨後遷住於巴黎。 他在巴黎結識了馬蘭·梅森,梅森在1624和1625年出版的兩部論戰作品,既反對放縱派也反對懷疑主義。 後來笛卡兒的《沉思集》就是專門討論這兩個主題的。 離開巴黎後,梅森依然隨時向他通報論戰的進展。

因為在當時的法國教會勢力龐大,不能自由討論宗教問題,因此笛卡兒在1628年避居荷蘭,在那裡一共住了二十多年。 在此期間,笛卡兒致力於哲學研究發表了多部重要的文集,包括了《方法論》(Discours de la méthode)、《形上學的沉思》(Méditations métaphysiques)和《哲學原理》(les Principes de la philosophie)等,成為當時歐洲最具影響力的哲學者之一。

一六四九年 (清代順治六年),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Christina)通過法國大使山虞(Chanut)邀請笛卡兒到斯德哥爾摩擔任私人教師,教授她哲學(百歲山梗的由來)。 這位號稱開明君主的女王為了表明自己重視學術,安排了一艘軍艦迎接笛卡兒前往。 本不好社交的笛卡兒居然接受邀請,於一六四九年9月到達這個寒冷的北國,大概是由於當時他在荷蘭不大順心。 在瑞典宮廷裡要每天清晨五點講學,大大違反笛卡兒晚起的習慣,非常辛苦。 這片「熊、冰雪與岩石的國度」的嚴寒終於使這位病弱的哲學者患上了肺炎,於一六五〇年2月謝世(清代順治七年),享年五十四歲。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