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下的香港大事記(2020年)

CrazyArticle
·
(修改过)
·
IPFS
·
2023年,一本名為《未完待續》的紀念冊由山道文化出版,幾經輾轉,我在山道文化即將結業前夕購得此書,覺得有必要紀錄下來這些事情,於是將自己覺得重要的事進行分類,归纳整理,呈現出來。

2020年對香港來講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以7月1日為分界點,香港變成了兩個世界。7月1日前,還是大家所熟知的那個香港,但隨著國安法的到來,7月1日以後的香港,變成了一個擁有肅殺之氣,沈浸於紅色恐怖的香港。這一年的香港,有熟悉的反修例運動的延續,有新冠疫情,有熟悉的立法會內的抗爭,亦有造成寒蟬效應的國安法。2020年,是香港變化的開始,香港由此開始崩壞。

現在,就開始回顧,這動盪又激烈變化的2020年。


1、反修例運動

2020年1月1日:民間人權陣線(民陣)發起元旦大遊行,主題為「毋忘承諾 並肩同行」。大會指有103萬人參加,警方則指有6萬人自維園出發。遊行期間,多家匯豐銀行分行被破壞,金鐘道高等法院外牆被噴上「法治已死」等口號。入夜後演變成警民衝突,警方發射催淚彈等驅散人群,同時出動銳武裝車及水炮車,全晚港島一代至少400人被捕。

1月3日:教協於中環愛丁堡廣場舉行「無懼白色恐怖 堅守教師專業」教育界集會,反對教育局將被捕或被投訴之教師即時停止,大會稱有2萬人參加集會,警方則表示高峰時有2500人。

1月5日:民主黨北區區議員及區內市民「和理行之不要水貨辦年貨」集會及遊行,以示對北區水貨問題不滿。大會指有1萬人參加,警方則表示高峰時有2500人。大批遊行市民於活動結束後於上水廣場一帶聚集,警方出動防暴警員施放胡椒噴霧驅散並制服多人,逾40人被捕。

1月17日:大埔中學生發言平台於大埔海濱公園發起「大埔中學生集會」,近千人參加。

1月18日:香港政研會發起包圍香港電台行動,近百人參與,批評港台於反修例運動報道有失偏頗。

1月19日:民間集會團隊原訂發起「天下制裁大遊行」,警方最終只批准舉行集會。集會期間警方指因有示威者在中環一帶堵路而要求中止,及後變成警民衝突,。大會表示集會有至少15萬人出席,警方則稱高峰期有11680人。集會發言人劉穎匡氣候因涉嫌煽動群眾情緒及違反不反對通知書被捕。

1月22日:立法會議員邵家臻、張超雄以及社民連玉荔枝角懲教所發起「手足,和你團年」活動,邵指有8000人出席集會。

2月15日:15名青年在葵涌邨重建連儂牆,20多名警員到場截查及以刑事毀壞罪拘捕他們。

2月29日:太子「8.31」事件半週年,有市民到太子站擺放鮮花,警員多次出動及清理。入夜後旺角多處有人堵路及燃燒雜物,旺角站出口亦遭焚燒,大量防暴警出動驅散,期間施放催淚彈、胡椒球彈及胡椒噴霧。事件持續至笠日凌晨,共有115人被捕。

市民到太子站擺放鮮花以紀念831事件半週年
太子站衝突

3月26日:中西區區議會主席鄧麗琼涉在社交網站轉發被指射盲印尼記者之警員的個人資料,被警方以「煽動意圖」罪拘捕。

4月28日:戴耀廷在《蘋果日報》上發表題為「真攬炒十步 這是香港宿命」文章。

6月5日:許智峯以私人檢控方式控告西灣河開槍警員及深水埗的士司機案,於東區裁判法院內召開內庭聆訊,庭上裁判官批出傳票,下令傳照涉事司機出庭應訊,而開槍警員則需考慮法律觀點及控罪,故押後處理。

6月9日:6·9大遊行一週年,一大批市民在中環遊行,有人一度走出馬路高叫口號,53人涉非法集結等罪被捕。

6月12日:6·12事件一週年,多區有人聚集,警方以涉嫌參與非法集結罪拘捕共35人。

6月15日:反修例運動中墮樓身亡的梁凌杰事實一週年,有市民自發到太古廣場外悼念,排隊獻花的人龍環繞至山頂纜車中環站。

8月20日:警方再拘捕6名元朗「7·21」事件的「白衣人」,累計拘捕43人。

8月24日:死因裁判庭就陳彥琳死亡事件展開聆訊。

8月24日:律政司介入許智峯早前向西灣河開槍案交通警及深水埗開車撞示威者的士司機提出之私人檢控,認為沒有足夠證據證明被告人的指稱罪行,亦無合理機會達至定罪,故申請撤銷兩案檢控傳票獲准。

8月26日:中國海警於粵港東南面海域查獲一艘快艇,拘捕12名涉嫌偷渡至台灣的人士,當中包括李宇軒。

9月11日:經過12天聆訊,死因裁判法庭陪審團一致裁定陳彥琳死因存疑。

11月16日:死因裁判法庭就周梓樂死亡事件展開聆訊。


2、Covid-19疫情

1月8日:政府刊憲,將「嚴重新型傳染性病原體呼吸系統病」納入法定須呈報傳染病。

1月23日:署理行政長官張建宗確認由中國武漢來港後確診新型冠狀病毒的個案;市面搶購口罩等防疫用品情況持續。

2.1【反對政府徵用公屋作檢疫中心】

1月26日:逾200人於未入伙的粉嶺輝民邨附近聚集及以雜物堵路,反對政府徵用屋邨以供緊密接觸者或醫護人員入住,部分屋數的大堂被縱火。政府其後發稿重申安排密切接觸者入住檢疫設施時,會優先考慮徵用渡假村,又指部門會出席區議會會議解釋情況,期間會暫停相關準備工作。

1月28日:政府宣布撤回用粉嶺輝民邨作隔離區安排,又指無計劃徵用未入伙的公共屋邨作檢疫中心;另外會暫停西九龍站,紅磡站、中國客運碼頭,屯門客運碼頭、沙頭角及文錦渡之跨境服務。

2020年1月26日凌晨_暉明邨衝突

2月1日:美孚有多人聚集,反對政府將位於美孚、饒宗頤文化館的旅館「翠雅山房」徵用作檢疫中心,期間有人堵路及噴漆,防暴警出動並進入美孚新村平台掃蕩,事件持續到凌晨,至少3人被捕。

2月8日:政府宣布將會徵用火炭未入伙公屋駿洋邨作檢疫中心。晚上有過百名市民聚將軍澳尚德邨聚集,抗議政府在區內設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指定診所,並悼念在反修例運動中身亡的科大學生周梓樂逝世3個月,其後有人在十字路口擺放路障。警方出動並施放胡椒噴霧及催淚彈驅散,事件中119人被捕,包括當區區議員及記者。

是次行動亦屬於反修例運動的一部分。

2月9日:西貢、火炭、大埔、荃灣多區有市民遊行抗議當局未經諮詢下於該區設立指定診所或檢疫中心。

2月8日將軍澳尚德邨衝突

2月9日:全港多區包括天水圍、大埔、香港仔、西環及紅磡等有人發起遊行,反對政府將當區普通科門診列為指定診所,其中天水圍遊行近千人參與,有人在遊行完結後焚燒輕鐵站拍卡機及向路軌投擲雜物,防暴警到場施放胡椒噴霧,拘捕至少30人。

天水圍衝突,有示威者向馬路投擲雜物堵路

3月2日:珍寶王國宣布,受新冠病毒肺炎影響,酒家於笠日起暫停營業,直至另行通知。

3月30日:31歲男子因欲避隔離14天向警員提供虛假的檢疫地址,被控一項向獲授權人員提供虛假資料嘴,被告認罪並被判入獄3個月,為首宗違檢疫下被判刑的案件。

4月10日:香港眾志召開記者會,表示搜購了100萬個口罩,並重新包裝成「自救口罩」,收皮35萬個會以成本價每盒100元售予合作的黃店。

5月22日:香港眾志因口罩沒有標明生產地,負責採購口罩的常委梁延豐涉嫌違反《商品說明條例》被海關拘捕。

5月22日:律政司去信《獨立媒體》,以煽動暴力及違反法庭禁制令為由要求下架岑敖暉此前之文章。

2.2/1.1【醫護罷工】

1月23日:多個醫護界工會就政府防疫工作召開記者會,醫管局員工陣線要求政府在1月28日(星期四)前全面落實邊境防疫措施,否則不排除發起罷工等行動。

1月27日:深水埗明愛醫院急症室男廁凌晨有炸彈爆炸,事後Telegram頻道「九十二籤」承認責任,並要求醫護人員立即罷工迫使政府封關,同日晚間,有馬杜九龍佐治五世紀念公園殘廁有馬桶被炸毀。

2月1日:醫管局員工陣線於特別會員大會中表決通過,如訴求不獲醫管局及政府回應,工會將於2月3日發起階段罷工,訴求包括政府封關及提供足夠保護裝備予醫護人員。

2月2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拒絕醫管局員工陣線談判,工會宣布於笠日開始罷工。

2月3日:醫管局員工陣線首日罷工,涵蓋普通科門診職員,專制醫療,支援職系及行政人員等提供非緊急服務的會員,工會指罷工人數超過2700人。同日下午,政府宣布凌晨12點起,羅湖、落馬洲、皇崗及港澳碼頭4個口岸停運,機場、深圳灣、港珠澳大橋及啟德郵輪碼頭則維持運作;林鄭月娥強調措施於醫護罷工無關。

2月4日:因首日於醫管局談判破裂,醫管局員工陣線展開第二日罷工,是日參與之醫護人員包括提供緊急服務的會員,工會指罷工人數超過7000人。

2月5日:醫管局員工陣線第三日罷工,工會指罷工人數超過7000人。工會早上遊行到特首辦請願,有數百人參與;林鄭月娥拒絕會面對話。

2月6日:醫管局員工陣線第四日罷工,工會指罷工人數超過6400人。

2月7日:醫管局員工陣線第五日罷工,工會指人數有5500人。工會進行閉門會議,超過7000名投票會員中,有4000人決定不繼續罷工,未達6000名會員支持繼續罷工的通過門檻,工會決定擱置罷工行動。主席余慧明指理解及尊重會員決定,又不認為行動失敗,而是轉換方式繼續抗爭。

2020年2月3日——7日,香港醫護開始罷工。是次罷工屬於反修例運動及Covid—19香港疫情的一部分。

2.3【疫情發展】

1月23日:署理行政長官張建宗確認由中國武漢來港後確診新型冠狀病毒的個案;市面搶購口罩等防疫用品情況持續。

2月4日:本地出現首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死亡個案,一名曾到訪武漢的39歲男子於1月31日因發燒到伊利沙伯醫院求醫及確診,5日後死亡,起母親在隔離期間確診,為首宗本地感染個案。

2月5日:曾接載3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到郵輪「世紀夢號」,在一日內不獲台灣當局准許於高雄港停泊後,返抵啟德郵輪碼頭,船上近4000名乘客及船員滯留船上隔離,網傳船上食物及生活用品面臨短缺,引致坊間搶購潮,政府對惡意散播謠言者加以譴責。

8月1日:國家衛健委因應港府要求,組織「內地核算檢測支援隊」,又廣東省派員到港協助推行普及社區檢測計畫;同時又選派湖北省武漢市「方艙醫院“的專家協助改裝亞洲國際博覽館作醫療設施。

8月7日:林鄭月娥宣布兩星期後将推行普及社區檢測計畫,為全港市民提供自願性檢測,由華大基因,金域檢驗,凱普生物負責化驗。

9月1日:為期14天之普及社區檢測計畫展開,首日有逾12萬人次接受檢測。

9月14日:普及社區檢測計畫結束,累計逾178萬人接受檢測。


3、限聚令:

3月27日:政府宣布新一輪防疫措施,包括公眾地方4人限聚令;限制食肆只可開放一半席位、作為保持1.5米距離、需為顧客量度體溫等以及要求健身中心及戲院等公共娛樂場關閉等。

4月5日:警方首次就限聚令發出告票,票控15名沙田沙角邨社區食堂外年齡介乎58至84歲人士。

4月30日:社民連於灣仔警總外抗議警方以疫情為由反對五一遊行,一行8人被警方以違反限聚令票控。

5月1日:五一勞動節,社民連及工黨8人分成2組,由金鐘遊行至政府總部外請願,要求設立失業援助金,8人被警方以違反限聚令票控;職工盟及多個工會在全港開設至少66個街站,取代早起被警方以疫情為由反對的五一遊行及集會。


4、國歌法:

5月27日:立法會二讀審議《國歌法》,有市民發動「三罷」並包圍立法會,多區有市民聚集。警方清晨起在多區嚴陣佈防,又在中環鬧市發射多枚胡椒球彈,全日共拘捕逾393名市民。

反對《國歌法》立法

5月28日:立法會繼續二讀審議《國歌法》,許智峯在會議廳中放置腐爛職務,傳出濃烈異味,會議一度暫停。同日傍晚,國歌法二讀審議獲通過。

6月4日:立法會在41票贊成,1票反對下,三讀通過《國歌法》。

11月18日:朱凱迪、陳志全及許智峯涉嫌在6月4日立法會國歌法三讀期間繞輪議事廳秩序被捕。


5、六四集會:

5月20日:警方以疫情為由,反對支聯會在5月31日舉行「毋忘六四」大遊行。

6月1日:警方以疫情為由,反對支聯會在維園舉行六四集會,為31年來首次禁止活動。

6月4日:支聯會主席李卓人及其他支聯會常委、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民陣副召集人陳皓桓等人手持燭光步入維園,大批市民進入被封鎖的球場參加晚會,多區有市民集會及點起燭光。

2020年六四31週年集會,市民自發前往維園紀念

6月10日:李卓人、何俊仁、蔡耀昌及黎智英被控於六四當日「煽惑他人參與未經批准的集結」。

6月12日: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尹兆堅等9人被控於六四當日「煽惑他人參與未經批准的集結」,案件累積共13人被控。

8月6日:警方向李卓人、黃之鋒等24人發出通知,指控他們參與六四維園集會,涉嫌干犯非法集結罪,已向法庭申請發出傳票。


6、民主派初選:

3月10日:戴耀廷在《蘋果日報》撰文,提出兩階段的協調及公民參與,以達至民主派於立法會選舉中奪得過半席目標。

6月9日:戴耀廷公佈,民主派35+公民投票將於7月11及12日舉行,就5區直選、「超區」及衛生服務界舉行初選。

6月12日:政府刊憲宣布2020年9月6日為第七屆立法會議員換屆選舉日。

6月24日:民主派初選,52張報名名單落實。

7月10日:民主派初選前夕,香港民意研究所位於黃竹坑的辦公室遭警方持證搜查,警方指懷疑有人不誠實使用電腦而檢走所有電腦,過程中無人被捕。

7月11日:民主派初選首日,多區票站出現人龍。主辦方公布,首日共有逾23萬人次投票

民主派初選競選廣告

7月12日:民主派初選結束,主辦方表示總投票人次逾60萬。中聯辦及港澳辦先後發糕指初選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

7月13日:民主派初選公佈結果,多個本土派參選人勝出,講報名參加9月之立法會選舉。

7月15日:區諾軒宣布推出民主派初選工作;一日後趙家賢及戴耀廷亦隨之退出。


7、第七屆立法會換屆選舉:

7月17日:第六屆立法會會期最後一日。

7月18日:第七屆立法會議員環節選舉提名期展開。

7月31日:林鄭月娥宣布,因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決定引用《緊急法》,將原定於今年9月6日舉行的立法會選舉押後一年,至於立法會未來一年的問題則向人大請示做法。

8月1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決定,第六屆立法會繼續履行職責不少於一年,直至新一屆任期開始為止。

9月6日:有市民發起9月6日九龍大遊行,反對政府押後立法會選舉,大批警力在油尖旺截查及驅散聚集之市民,全日至少289人被捕。

9·6九龍大遊行,警察追捕記者

9月28日:陳志全及朱凱迪去信立法會秘書處,拒於下月續任立法會議員。

9月29日:香港民意研究所公佈調查結果,指民主派支持者中,有47.1%支持立法會議員留任45.6%反對留任;15名民主派里嘎會議員按調查結果決定留任。

9月29日:陳淑莊壹個人健康及家庭為由宣布不會延任立法會議員,同時退出公民黨。


8、清算反修例運動

2月28日: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前民主黨主席楊森及支聯會注意李卓人被警方以涉嫌於2019年8月31日參與非法集結上門拘捕,;黎智英另外被控在2017年6月4日刑事恐嚇《東方日報》記者。

3月24日:林鄭月娥宣布任命張舉能為終審法院首席法官。

4月6日:前立法會議員區諾軒被指在2019年7月7日「九龍大遊行」結束後,以「大聲公」推撞警員盾牌及發出聲響是公共關係科警司耳朵不適,被控兩項襲警罪,近被裁定兩項罪名成立。

4月18日:警方拘捕李柱銘、梁國雄、吳靄儀等15名民主派人士,涉嫌在2019年反修例運動期間組織及參與未經批准集結。

4月29日:2016年旺角騷亂案,本土民主前線發言人梁天琦等3人就暴動罪等定罪及刑期上訴,均遭上訴庭駁回。

5月15日:監警會公開反修例運動報告。首宗612案件判刑,22歲救生員認暴動罪在區域法院判囚4年。

5月19日:通訊事務管理局餓向香港電台發出警告信,裁定其中一集《頭條新聞》污衊和侮辱警方;港台道歉,並表示於該季播放完畢之後將暫停製作長達31年歷史的《頭條新聞》。

6月10日:港大學生會前會長孫曉嵐、港大《學苑》前總編輯梁繼平、民間團隊發起人劉穎匡及一人王宗堯等12人涉嫌於去年7月1日進入立法會大樓被加控暴動罪。

6月18日:立法會以39票贊成,5票反對和11票棄權,通過任命張舉能為終審法院首席法官。

6月19日:最後一集《頭條新聞》播出。

6月26日:警方反對七一遊行申請。

7月26日:港大校委會以18票比2票,決定解僱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理據為戴於2019年因佔中案曾被判監(編注:可視為港版方勵之)

8月26日:警方早上拘捕多人,包括涉嫌在元朗「7·21」事件中干犯暴動罪的林卓廷(!???)涉嫌在屯門示威現場妨礙司法公正的許智峯等。

9月6日:譚得志因涉嫌觸犯《刑事罪行條例》中的「發表煽動文字」被國安處拘捕

9月10日:壹傳媒股價曾在黎智英被捕後急升21倍;15人涉嫌操控壹傳媒股價被捕

9月22日:警方致函四個傳媒工會,指將會更新《警察通例》中「傳媒代表」的定義,只有登記政府新聞處新聞發布系統的或國際認可及知名的非本地新聞通訊社、報章、雜誌、電台和電視廣播機構才獲承認

9月27日:多次於記者會上提出尖銳問題的香港電台助理節目主任李俊呀倍港台演唱試用期120日。

10月4日:教育局指與9月下旬裁定九龍塘一小學教師於教材中「有計劃地散佈『港獨』信息」,認為其行為屬嚴重專業失德,已永久註銷其教師註冊,並向該笑發出譴責信及其他使用該教材之教師發出書面警告。

10月10日:4男5女涉嫌協助12港人偷渡被捕。

10月11日:公務員事務局要求7月1日或以後入職的公務員簽署聲明,確認用戶《基本法》及效忠特區。

10月19日:中西區區議會主席鄧麗琼3月在社交網站轉載倍指射盲印尼記者的警員資料,被控違反法庭在2019年半下禁止披露警員及其家人個人資料的臨時禁制令,鄧麗琼今承認藐視法庭,判監28個月,緩刑1年。

11月3日:港台《鏗鏘集·721誰主真相》 編導蔡玉玲涉嫌在查冊車牌資料時作出虛假陳述被捕。

12月1日:有線新聞宣布裁員,約100名員工受影響,當中包括約40名新聞部員工,而《新聞刺針》更是全組被裁。有線新聞中國組發起「總辭」,港聞組亦有十多名員工因不滿而即時辭職

12月2日:2019年6月21日包圍警總案,黃之鋒判囚13.5月,林朗彥7個月,周庭10個月。

12月3日:許智峯在社交網站宣布結束丹麥外訪,正式流亡,並退出民主黨。

12月3日:黎智英、周達權及黃偉強被指違反將軍澳工業邨租約,於警署報到時以涉嫌欺詐被捕。黎智英申請保釋被拒,須即時還押候訊。

12月8日:胡志偉、朱凱迪等人涉嫌在七一遊行中干犯多項罪行被捕。

12月16日:在林鄭月娥監誓下,所有副局長和政治助理於政府總部宣誓。

全體副局長、政治助理宣誓,林鄭月娥監誓

12月21日:前香港眾志主席羅冠天於社交網站宣布將向英國當局申請政治庇護。

12月23日:黎智英相高等法院申請保釋,獲准以1000萬元保釋金,不得離開住所及發表文章等條件保釋。

12月28日:林卓廷涉嫌披露元朗「7·21」事件中受調查者之身分資料被廉署拘捕。

12月30日:深圳市鹽田區法院就12港人偷渡案宣判:10人分別判囚7個月至3年;2名未成年被告則一角香港警方調查。

12月31日:黎智英被控涉嫌欺詐及違反港區國安法案,律政司不服高等法院早前批出保釋許可,提出上訴及申請臨時還押令。終審法院受理上訴申請,黎智英需繼續還押。


9、立法會內會選舉風波:

4月9日:多名建制派立法會議員發表聯署聲明,譴責主持立法會內會正副主席選舉的郭榮鏗以各種拉布方式癱瘓內會的行為屬於濫權。

4月13日:港澳辦及中聯辦譴責郭榮鏗阻撓立法會正副主席選舉,21名民主派立法會議員發表聯合聲明,指該事務屬於香港內部事務,不屬國防或外交事宜,要求北京方面恪守《基本法》

4月17日:中聯辦再就立法會內會事件發稿,指港澳辦和中聯辦乃中央授權專責處理香港事務的機構,不是《基本法》中所致一般意義上的「中央人民政府所屬各部門」,故有權代表中央政府,就涉及政治體制正常運作和社會整體利益等重大問題行駛監督權。

立法會內會舉行15次會議,惟仍未完成正副主席選舉程序,會上多名建制派議員指郭榮鏗無權主持會議,要求他讓位予延任主席李慧琼。

5月4日: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指資訊資深大律師的意見,宣布由李慧琼有權責召開內會。李慧琼同時宣布在5餘人8日召開兩個內會會議,上午由郭榮鏗主持,負責主席選舉事宜,下午則由她主持,處理其他內會事務。

5月8日:立法會內會上午會議就規程問題展開討論,最終郭榮鏗裁定她於下午會議中應該繼續主持主席選舉事宜。下午會議,李慧琼坐上主席台,反民主派議員包圍抗議,與保安發生衝突,李其後下令驅逐多名反民主派議員,期間陳志全遭郭榮鏗強拉拖行,尹兆堅受傷送院。

5月15日: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稱採納英國御用大律師意見,指定由陳健波主持內會主席選舉。

5月18日:陳健波主持立法會內會主席選舉,會議期間建制派及泛民主派爆發衝突,多名泛民主派議員被驅逐,最終李慧琼以40票當選內會主席。

11月1日:7名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涉嫌在5月8日的立法會內會衝突中干犯《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下的「藐視罪」及「干預立法會人員」被捕。


10、國安法:

5月22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召開會議,制定「香港國家安全法」草案納入立法議程。

5月28日:全國人大會議閉幕,會上以2878票贊成,1票反對,6票棄權通過「港區國安法」

6月6日:17區區議會舉行特別聯合會議,會中通過要求全國人大撤回港區國安法動議;包含23個工會的「二百萬三罷工會聯合陣線」以及「中學生行動籌備平台」舉行公投,表決是否發動罷工罷課反對港區國安法。

6月18日:G7外長發表聯合聲明,呼籲中國重新考慮訂立港區國安法。

6月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全票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並將其列入基本法附件三在香港公布實施。保衛香港運動成員於添馬公園慶祝港區國安法通過。

保衛香港運動成員於添馬公園慶祝港區國安法通過

包括香港眾志及香港民族陣線在內的多個民間團體宣布解散。林鄭月娥於晚上11時簽署法令及刊憲,港區國安法即時生效。

7月1日:大批市民不理警方反對,在港島遊行抗議港區國安法通過,全日多次爆發警民衝突。警方共拘捕370人,當中10人因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被捕。

7月2日:政府發表聲明指「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是港獨或顛覆國家政權含意。

7月3日: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港區國安委)成立,由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擔任主席。

7月6日:七一遊行當日駕駛插有「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旗幟的電單車的唐英傑被控煽動他人分裂國家及恐怖活動提堂,為首宗違反國安法之案件

7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公署(國安公署)成立,臨時總部設於銅鑼灣維景酒店。

7月1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香港自治法案》,正式終止香港享有的特殊待遇和經濟優惠。

7月27日:突破機構旗下刊物《Breakazinc》宣布,因應港區國安法實施,正式停止出版第62期刊物《危險閱讀》,並暫停製作下一期《Breakazinc》。

7月29日:學生動源前召集人鍾翰林等共3男1女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被捕,年齡介乎16歲至21歲。警方表示,被捕人涉及分裂國家、煽動分裂等罪行。

8月7日:美國財政部宣布制裁11位中港官員,包括林鄭月娥、李家超、鄧炳強、夏寶龍和駱惠寧等。

8月10日:國安處以涉嫌干犯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拘捕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次子黎耀恩及部分壹傳媒高層。近200名警員到將軍澳壹傳媒大樓進行搜查。同日,國安處以同樣罪名拘捕前香港眾志成員周庭、民間組織「香港故事」成員李宇軒,以及前學民思潮成員裏宗澤。

壹傳媒大廈遭警方搜查

8月11日:美國政府宣布自9月25日起,禁止香港出口至美國的商品標記為「香港製造(made in Hong Kong)」,而須標明出產地為「中國」。

10月27日:已宣布解散的學生動源,其前召集人鍾翰林及其前成員何忻諾和陳渭賢於網上發表煽動他人分裂國家內容再度被捕。

11月10日:美國財政部制裁李桂華、劉賜蕙、李江舟及鄧中華4人

11月11日:人大常委會通過決議指「宣揚或支持『港獨』主張等行為」者當喪失議員資格;港府隨即宣布取消梁繼昌、楊岳橋、郭榮鏗及郭家麒4人立法會議員資格。15名民主派議員宣布總辭以示抗議;立法會內啡建制派議員只餘鄭松泰及陳沛然2人。

11月19日:香港中文大學舉行畢業禮,有學生在校園內示威,校方報警求助

11月20日:國安處警員進入中大校園調查及蒐證。

11月21日:網台主持人「傑斯」尹耀昇因涉嫌在網上發表煽動性言論及金錢獲准其他財務資助他人分裂國家而被國安處拘捕。

12月7日:國安處拘捕8人,涉嫌在中大畢業禮中參與非法集結,其中三人涉嫌觸犯煽動分裂國家罪。


11、文化:

3月19日:大眾書局因經營環境困難而宣布旗下16間書店即日起全線結業。

7月10日:貿發局宣布書展會如期在7月15日至7月21日於灣仔會展舉行。

7月13日:貿發局宣布取消7月15日開始之書展。

8月25日:貿發局宣布書展將延至12月16日至22日在灣仔會展舉行。

12、逝世:

2月23日:儿童及少年文学作家君比因病逝世,终年54岁。

5月26日:賭王何鴻燊離世,享壽106歲。

12月17日:正義聯盟發起人李偲嫣確診新冠病毒肺炎,送院後證實不治。


2020年的香港,毫無疑問是劇變的一年,1月1日的元旦大遊行,還是大家熟悉的那個香港。其後的831紀念,醫護罷工等等,還有熟悉的大三罷,似乎反修例運動在2020年的第一個季度還在延續。但是,隨著新冠病毒肺炎的蔓延,反修例運動因此而不得不偃旗息鼓,而政府以防疫為藉口,採取了更為嚴厲的措施來鎮壓各類遊行和集會活動。當民主派藉助上一年區議會大勝的東風,希望通過是次立法會選舉而獲得議會的多數議席,從而舉行民主派初選。民主派初選令中央和港府感到恐懼,畢竟2019年區議會選舉的大败猶在眼前,於是政府想到一個方法:以疫情為藉口,宣布推遲一年選舉,隨後是國安法的推行。

2020年,政府亦開始清算2019年的反修例運動,多民社運人士被捕,傳媒機構遭到清算,或裁員,或開始自我審查。比較令人注意的是傳媒大亨黎智英,無論是以何種罪名,都是在秋後算賬。中共的秋後算賬並不新鮮,最早是1989年的大搜捕,然後是2014年雨傘運動的清算,當中的社運人士紛紛被判刑。2019年的反修例運動作為香港歷史上最大的社會運動,2020年的大清算還只是剛剛開始。

立法會的內會風波,以及國歌法的抗爭,可以視為是議會內最後一次抗爭活動,此後隨著民主派總辭,其他議員或被DQ,或被捕,又或者流亡海外,立法會完全被建制派操控,隨之而來的,自然就是已經擱置了20年的23條立法。

2020年最大的變化莫過於國安法,可能沒有誰想到在沒有經過23條立法的情況下,全國人大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替代23條立法,而香港警方如同取得尚方寶劍,在香港全方位地開始大搜捕,至於唐英傑,只是撞到槍口上。

有人將香港和中國所遭受的紅色恐怖作為一個比喻,中國的紅色恐怖如同溫水煮青蛙,自2012年習近平掌權開始,一點點擴張權力,公民社會,新聞自由,一點點收縮,等到想起,方知什麼都沒有了;而香港的紅色恐怖,彷彿是將一隻青蛙直接扔進油鍋,變化是非常劇烈的,而2020年只是剛剛開始。

2020年唯一值得慶賀的就是李偲嫣的死亡。她生前無比熱愛祖國,但卻染上來自祖國的病毒,最終斃命,這或是一種莫大的諷刺。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